解鞍寻竹下,逸客况同攀。
一榻成云卧,双轮对雪山。
笼鹅方点翰,贳酒且开关。
城市逃名得,扁舟未羡闲。
过范子宣得山字
解鞍寻竹下,逸客况同攀。
一榻成云卧,双轮对雪山。
笼鹅方点翰,贳酒且开关。
城市逃名得,扁舟未羡闲。
注释:
过范子宣得山字:拜访范子宣并得到了“山”字。范子宣:指唐代诗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张说。山字:即《王右军文集》中的《与顾长康赠诗》中所写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友人范子宣后所作。在古代文人雅士之间,互相赠送字画以表达友情和祝愿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作者通过拜访友人并得到“山”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句“解鞍寻竹下”,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卸下鞍具,寻找竹林的情景。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正直的品质,作者通过这个画面展现了他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
颔联“一榻成云卧,双轮对雪山”,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云卧”是指躺在云朵之上的意境,而“雪山”则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环境。这两个词汇共同构成了一幅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画面。
颈联“笼鹅方点翰,贳酒且开关”,则转入了饮酒赋诗的主题。作者在笼鹅时用笔墨点染,饮酒时打开窗户畅饮,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尾联“城市逃名得,扁舟未羡闲”,则是对全诗的升华。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而“闲”则代表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作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但却能远离名利的诱惑,选择了一条更为宁静和自由的道路。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情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画面感,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