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疲上谒,幽兴屡难忘。
敛屐穿深竹,移尊过草堂。
流尘经雨净,微月逗云光。
谁下南州榻,相怜有异乡。

诗名:约卿授馆桢伯携酒过讯

注释

风尘疲上谒,幽兴屡难忘。——风尘仆仆地上访,幽静的兴致难以忘记。
敛屐穿深竹,移尊过草堂。——收起鞋子,穿过茂密的竹林,移动酒杯经过草堂。
流尘经雨净,微月逗云光。——雨水洗净尘埃,月光照亮云层。
谁下南州榻,相怜有异乡。——谁能到南边的榻榻米上,相互怜悯在异乡。

译文

我踏上尘土飞扬的旅途去拜见朋友,心中满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思念,但内心却无法平静。当我穿过郁郁葱葱的山林,来到朋友家时,我放下了所有的拘束与疲惫,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我们举杯畅饮,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夜幕降临时,月光洒在窗前,照亮了我们的笑脸。然而,朋友即将离开,我不禁心生感慨,觉得我们在异乡相见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鉴赏

《约卿授馆桢伯携酒过讯》是一首充满山水意境与人文情怀的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旅程和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人在开篇就描绘了自己跋涉于风尘之中,为了拜访朋友而踏上了漫长的旅途。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为朋友奔波劳碌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人以“疲上谒”和“幽兴屡难忘”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又有为友情所动、难以割舍的情感纠葛。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在第二句中,诗人通过“敛屐穿深竹,移尊过草堂”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古朴的场景中。竹林深处的小路、草堂内的闲谈,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近与默契。此外,诗人还通过“移尊过”这一动作,进一步凸显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平等地位,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而温馨。

第三句中的“流尘经雨净,微月逗云光”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雨水洗净了大地的尘埃,使得万物焕然一新;而微月挂在天际,又为这美丽的夜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色彩。这样的描绘不仅让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与美感,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第四句中的“谁下南州榻,相怜有异乡”则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际遇与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询问“谁下南州榻”,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异乡生活的无奈与迷茫。而当诗人听到朋友的回答时,又不禁心生感慨与怜惜之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与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与感悟。

《约卿授馆桢伯携酒过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明代诗歌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传递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