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铜柱使,一寄岭南音。
乡思楚云碧,江帆漓水深。
名途谁荐士,歧路我沾襟。
不似西飞雁,随君到桂林。
【注释】陈宪:诗人的朋友,名少岩(一说为陈宪)。西越:指广西。舍弟:作者的兄弟。铜柱使:即唐时安南都护府使,曾派往岭南与中原通使。岭南音:指中原音信。楚云碧:指故乡湖北一带。江帆漓水深:指作者流放途中在桂林江面所见之景。名途谁荐士:指有才能的人得不到举荐。歧路我沾襟:指前途茫茫,心情忧郁。不似西飞雁,随君到桂林:言归乡心切,希望像大雁能随友人一同回到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去非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诗人被贬岭南时。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仕宦之路的无奈之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偶逢铜柱使,一寄岭南音”两句,诗人在送别中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无法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他曾经有幸结识一位来自铜柱国的使者,这位使者将一封来自中原的信交给了诗人,信中充满了中原人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忠诚。然而诗人却只能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岭南的山水之中,表达出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颔联“乡思楚云碧,江帆漓水深”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身处异乡时的所见所闻。他看到故乡湖北一带的山峦如同青色的云彩一般美丽,而江面上的船只则显得那么遥远、那么渺小。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颈联“名途谁荐士,歧路我沾襟”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他曾经渴望得到重用,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机会。而当他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新的征程时,却感到前途渺茫、心情忧郁。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伤,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尾联“不似西飞雁,随君到桂林”两句,诗人以大雁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他认为如果自己能够像大雁一样跟随友人一同返回故乡,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然而现实却是诗人不得不独自面对人生的困境,无法与友人共度时光。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他的无奈之情,也流露出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