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长杨苑,风霜始觉秋。
青山低卷幔,寒日淡披裘。
杨柳兼村落,菰蒲有钓舟。
佩鱼虽汉使,还得采真游。

【注】①长杨苑:汉时长安城附近之皇家园林。②风霜始觉秋:秋风凛冽,霜气初降,才感到秋天的来临。③青山低卷幔: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④寒日淡披裘:薄雾弥漫,阳光微弱。⑤杨柳兼村落、菰蒲有钓舟:杨柳树与村庄相映成景,菰蒲(一种水生植物)上还有渔船,一派水乡风光。⑥佩鱼:古礼规定,天子赐给有功之人玉佩作为记号,称为“佩鱼”。“佩鱼虽汉使”,意思是即使身为汉朝使者(指汉武帝派到匈奴去的苏武),也不忘家乡,思念亲人。⑦还得采真游:即“得而归乎”,指能平安归来。

【赏析】

《奉和春登宣城楼》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诗人任宣州刺史期间。此篇写景,景中有情,情随景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首联“回首长杨苑,风霜始觉秋。”从回忆写起。长杨苑是汉代皇宫中苑囿的名称,位于长安城西的长乐宫旁。诗人以“长杨”对“西山”,“回首”对“奉命”,说明诗人自比为出使西域的苏武。苏武被匈奴流放,历尽艰辛,终于持节返回祖国。诗人以此表示自己虽受挫折,仍不改初衷的决心,也表达了对苏武的敬慕和怀念。

颔联“青山低卷幔,寒日淡披裘。”由景入情,描写了一幅深秋季节,山岚迷漫、薄雾朦胧的画面。诗人以轻笔淡墨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低卷”、“淡披”两词用得极妙,写出了薄雾缭绕、轻风徐来,山色苍茫、日光昏暗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西山景色,更通过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凄冷与萧瑟。

颈联“杨柳兼村落,菰蒲有钓舟。”紧承前二句进一步描绘西山周围的景色。这里既有“杨柳”,又有“菰蒲”,既写了村野,又写了水乡。杨柳、菰蒲都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物,诗人将二者结合起来,写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景物写得生动传神。“兼”字写出了“杨柳”的繁盛,“有”字写出了“钓舟”的存在。这两个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突出了西山周围的环境。

尾联“佩鱼虽汉使,还得采真游。”是诗人的感慨之语。这里的“佩鱼”是指皇帝赐予的玉佩,用以标识身份和功劳。“汉使”则是指汉朝的使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身为汉朝使者,但仍然怀念家乡,渴望能够早日回到故里。这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态度。诗人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