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无嗟屈,谈经自感恩。
相门韦氏在,儒行鲁人尊。
暮雨过章水,停云近故园。
贤良纷论难,迟尔侍金门。

【注释】

①梁幼希:人名,即梁肃。幼希是字,字幼希的梁肃。

②抱玉无嗟屈(jiū):《后汉书·马融传》载,汉末学者马融为避战乱隐居于湖阳山中,常抱琴赋诗。此处以“怀瑾握瑜”比喻抱才不遇,抒发自己有才能却未得志的愤懑之情。

③谈经自感恩:《论语·卫灵公》载,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里指梁肃在儒家经典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和修养。

④相门韦氏在:相门,古代指世代为官的家庭,如韦氏、张氏等。这里指梁肃家世显赫。

⑤儒行鲁人尊:儒行,儒者之行为,儒家道德行为规范。鲁人,指春秋时期鲁国的风俗文化。这里指梁肃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

⑥暮雨过章水:章水,古时指今浙江绍兴一带的河流,这里指绍兴附近的一条河流。章水在绍兴市区,因地而得名。

⑦停云近故园:停云,即“停云亭”,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西南约一公里处。这里指在章水附近停下车来休息。

⑧贤良纷论难:贤良指有德之人,纷论难指争论不休。这里指当时社会上对梁肃持批评态度的人很多。

⑨迟尔侍金门:金门,古代帝王宫门,此代指朝廷。迟尔,晚些时候。这里指梁肃等待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作者梁肃送的是其表弟梁幼希赴兴国县文学任,故题作“送梁幼希之兴国文学”。

全诗四句八言,每句七字,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结构工整,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律诗。

首联“抱玉无嗟屈,谈经自感恩”,诗人首先表明自己抱才不遇,但却仍怀着一颗感激之心。这里的“抱玉”指的是怀抱着才能,“无嗟屈”则表示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并不气馁。而“谈经自感恩”则表达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坚持与追求。

颔联“相门韦氏在,儒行鲁人尊”,诗人转而提到自己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声誉。这里的“相门”指的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而“儒行鲁人尊”则表示自己受到了当地的尊重和敬仰。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身份地位,又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颈联“暮雨过章水,停云近故园”,描述了诗人在离开家乡时的情景。这里的“暮雨”意味着傍晚时分,细雨纷纷;而“章水”则是绍兴附近的一条河流。而“停云近故园”则描绘了诗人在离开家乡时,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产生的感慨。

尾联“贤良纷论难,迟尔侍金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期望。这里的“贤良纷论难”指的是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在议论他,认为他的行为不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而“迟尔侍金门”则表明他愿意等待机会,以期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学术上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