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虽久卧,三径未曾栽。
海上封书至,篱根带雨来。
繁霜吹短鬓,红烬落苍苔。
纵是相逢晚,犹胜二月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朋友从远方来拜访并带来菊香的画面。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自然之美。
诗句解析:
- 柴桑虽久卧,三径未曾栽。
- “柴桑”可能是指诗人的家乡或故乡,这里借指诗人自身。
- “久卧”表示长时间未动,可能意味着诗人长时间未能外出或活动。
- “三径”指的是通往家园的道路,也暗喻诗人的家门。
- “未曾栽”表明这些道路从未有人走过或者种植过花草。
- 海上封书至,篱根带雨来。
- “海上”可能指遥远的他乡,也可能是比喻远道而来的信件。
- “封书至”说明有书信到达,可能是朋友寄来的问候或赠礼。
- “篱根”是指门前的篱笆根部,通常用来承载植物。
- “带雨来”描绘了雨水打湿了篱笆的情景。
- 繁霜吹短鬓,红烬落苍苔。
- “繁霜”指的是浓重的霜雪,用来形容天气寒冷。
- “短鬓”指的是年老的鬓角,暗示着诗人可能已步入老年。
- “红烬落苍苔”中的“红烬”可能指燃烧后的火星或余烬,落下后落在了青苔上。
- “苍苔”是一种生长在地面上的苔藓,覆盖了地面。
- 纵是相逢晚,犹胜二月开。
- “相逢晚”表达了尽管相见的时间晚于平常,但仍然值得珍惜。
- “犹胜二月开”强调即便时间较晚,但与春天花朵开放相比,依然有其独特之处。
译文:
柴桑虽然我长久地躺卧,三径小路从未有人种花。
远方朋友的来信如同海上的船到岸,篱笆下带着雨点而来。
秋风吹拂着斑白的头发,红烬落下铺满了青苔。
尽管相遇在晚年之时,但胜过春天的花儿初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还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友情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