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颇精勤,毫芒细细分。
春丝抽独茧,惊电出重云。
携我青藜杖,书君白练裙。
长安应纸贵,馀子但纷纭。

【注释】:

过范子宣观王生临帖:路过范子宣家的书房去看王生的临帖(王献之)。用意颇精勤,毫芒细细分。用笔用心都很精微。毫毛尖上分出细丝。春丝抽独茧,惊电出重云:比喻字写得如春蚕吐丝般精细,又像闪电般锋利。青藜杖:古代的一种轻便拐杖。白练裙:指白色的裙子。长安应纸贵,馀子但纷纭:长安城里的纸张很珍贵,其它人只能写一些杂乱的东西。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看”为线索,描绘一幅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赞美了作者高超的书法技巧和艺术成就,表达了对王献之书法的极高评价。

第一句“用意颇精勤”,表明诗人在观看书法时非常专注和用心。他用笔用心都很精微,毫毛尖上分出细丝,比喻字写得如春蚕吐丝般精细,又像闪电般锋利。

第二句“春丝抽独茧”,形象地描绘了书法家挥动着毛笔,书写出的每一个笔画都如同春天的蚕丝般细腻。而“惊电出重云”,则形容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天而降的雷霆,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第三句“携我青藜杖”,“青藜杖”是古人用来行走的拐杖,这里暗示着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辛勤努力。同时,“携我青藜杖”,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家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书君白练裙”,将书法家的作品比喻为白色的裙子,意味着其书法之美丽如同美丽的白裙一般令人赞叹。

第五句“长安应纸贵”,意味着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在当时的长安城中非常受欢迎,以至于人们都争相购买。这也反映出当时书法艺术的繁荣景象。

最后一句“馀子但纷纭”,则是说其他的人只能写下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无法与书法家相媲美。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书法家的高度赞赏,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视程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书法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