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通云上,衡门在水西。
骚人搴薜荔,游客唱铜鞮。
橘树千林遍,桃花隔岸迷。
凤毛霄汉在,垂钓任清溪。
西圃馀清
野望通云上,衡门在水西。
骚人搴薜荔,游客唱铜鞮。
橘树千林遍,桃花隔岸迷。
凤毛霄汉在,垂钓任清溪。
注释:
- 西圃馀清:指秋天的景色清新宜人,像西园一样清爽。西圃,指西园,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此赏菊、饮酒作诗。
- 野望:指在野外眺望远方。通云上,意指视线可以通到云层之上。
- 衡门: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用木头做成的门框,上面没有门扇,只有横木作为门楣,因此称为”衡门”。在水西:指房屋坐落在水的西边。
- 骚人:指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创作《离骚》闻名。搴薜荔:摘取薜荔花来装饰自己。薛荔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做头饰。
- 游客:指那些旅行的人。唱铜鞮:唱歌的声音像是从铜制的笛子中发出。铜鞮,是一种乐器,形似笛,用金属制作。
- 橘树:橘子树。千林遍:形容橘树非常多。
- 桃花:指桃花盛开的景象。隔岸迷:隔着河面看得模糊不清。
- 凤毛:凤凰的羽毛,比喻珍贵的东西。霄汉:天上的银河。在,存在的意思。
- 垂钓:钓鱼活动。任清溪:任由清澈的小溪陪伴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首句“西圃馀清”便勾勒出了一幅秋日宁静、清新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西园之中,感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接下来的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展现了秋天的丰富景致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从“野望通云上”,可见诗人的视野之广;“骚人搴薜荔”,则透露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独特见解和追求。而“游客唱铜鞮”一句,又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浓厚的诗意,又不失活泼生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凤毛霄汉在”,“垂钓任清溪”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