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霜飘雁影孤,荒台斜日下平芜。
秦封陇华皆归马,禹贡山川尽剖符。
一代彝章宗典雅,百年风俗落虚无。
腐儒策蹇蓬蒿里,空忆文皇起壮图。

和公实燕台感秋

紫塞霜飘雁影孤,荒台斜日下平芜。

秦封陇华皆归马,禹贡山川尽剖符。

一代彝章宗典雅,百年风俗落虚无。

腐儒策蹇蓬蒿里,空忆文皇起壮图。

注释:

  1. 紫塞:指边塞地区,这里借指燕京。
  2. 霜飘:霜降。
  3. 雁影孤:大雁的影儿孤单。
  4. 荒台:荒芜无人的台。
  5. 陇华:即华山,山名。
  6. 秦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中国分为三十六郡,其中九郡在关中平原,故称。
  7. 禹贡:大禹治水的记载,后来成为国家的疆域划分标准。
  8. 彝章:古代礼法,这里指国家的法律制度。
  9. 宗雅:指尊崇高雅。
  10. 无为:没有成就。
  11.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
  12. 策蹇(jiǎ):用鞭抽打马以使前进,这里借指仕途。蹇,同“简”,鞭子。
  13. 蓬蒿里:形容荒凉的地方。
  14.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这里是借用唐代皇帝的名字。
    赏析:
    这首《和公实燕台感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燕京秋天的景象作为背景,通过描绘燕京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法律制度、社会风俗变迁的感慨。
    首句“紫塞霜飘雁影孤”,描绘了燕京秋天的凄美景色,紫塞、霜雪、雁影、孤鸿,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次句“荒台斜日下平芜”,则通过荒台、斜阳、平芜等景物,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氛围。
    第三句“秦封陇华皆归马”,则通过秦封、陇华、归马等词语,表达了唐朝时期国家疆域的广阔以及边疆的壮丽景象。末句“禹贡山川尽剖符”则通过对禹贡和山川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尊重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关心和对社会风俗变迁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