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欲上思迟迟,关塞萧条异昔时。
草木风传金气盛,鼓鼙声入朔云悲。
管宁东海归何日,梅福吴门去不疑。
白首烽烟重览古,芙蓉萎绝曲江湄。

【注释】

①高楼:指诗人居住的京城官署。欲上:想登上楼去看。②关塞:指边塞,这里泛指北方。③金气:秋天的风。④鼓鼙声入:鼓声与鼙鼓之声进入。朔云:北方的云雾。悲:悲凉。⑤管宁:东汉人,隐居不仕,曾与刘备、关羽、张飞结友。东海,即今江苏东海县,管宁曾居此。⑥梅福:西汉时人,曾隐居于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因避王莽之乱而隐于会稽山中,后来被征召出山,但不久又辞归山林。⑦曲江:在长安城东南,是帝王游赏之地。⑧芙蓉:荷花。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高望远,感怀边塞,怀念故土,思念亲友,抒发壮志难酬之情。

首联两句“高楼欲上思迟迟,关塞萧条异昔时。”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万端。他想到自己远离故土,身在京城为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登楼一望,看看关塞是什么样子,可偏偏登楼心绪不佳,因为关塞荒凉萧索,与他记忆中的景象大不相同。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心境,也写出了当时边塞的萧条景象。

颔联两句“草木风传金气盛,鼓鼙声入朔云悲。”诗人抬头望去,只见草木凋零,秋风凄凉。风吹过的地方,草木都枯黄了。秋风凄厉,吹得鼓声阵阵,令人闻之悲伤。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边塞荒凉,又写出了鼓鼙声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颈联两句“管宁东海归何日,梅福吴门去不疑。”诗人想起管宁隐居东海边的故事,他一生清贫,却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又想起梅福隐居吴门的故事,他虽然被召进朝廷,但他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两句“白首烽烟重览古,芙蓉萎绝曲江湄。”诗人想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已经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现在看到边塞烽火连天,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那些英勇善战的将士们。他们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如今国家已经太平无事了,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却已不在人世了。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人事难料,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全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