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看欲上东林,何事风烟违赏心。
竹外飞觞催急景,楼前双杵变繁音。
芳尘渐满梁园席,爽思还披楚客襟。
十载青山吾不负,浮云端为破层阴。
这首诗的格式是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1句:“清光看欲上东林,何事风烟违赏心。”
- 诗句大意:在清光照耀下,仿佛要上东林了,但为何却有风烟之阻,让我的赏心被扰乱。
- 解释:这里的“东林”可能指代某个地点或景象。诗人似乎在期待一个美好的场景或事件即将来临,但现实的障碍使他感到失望。
第2句:“竹外飞觞催急景,楼前双杵变繁音。”
- 诗句大意:在竹子外面,酒杯在空中飞舞,催促着时光飞逝;楼前,槌棒敲击的声音变成了复杂的音符。
- 解释:这里使用了“飞觞”和“繁音”两个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声音的变化。飞觞可能指的是人们饮酒时的欢乐气氛,而繁音则可能是指楼上的敲打声变得复杂多样。
第3句:“芳尘渐满梁园席,爽思还披楚客襟。”
- 诗句大意:芬芳的气息渐渐充满了梁园的席位,清爽的思念也让人披上了楚地游客的衣襟。
- 解释:这里的“芳尘”可能是指花香或酒香等美好的气息,而“楚客襟”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第4句:“十载青山吾不负,浮云端为破层阴。”
- 诗句大意:经过了十个年头的等待,我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即使身处云端也要打破重重阴霾。
- 解释: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他也不会轻易放弃。
赏析:
这首诗以“十五夜清泉山中待月”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山中等待着月亮的出现。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诗人感到失望和困惑。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飞觞、双杵、芳尘、楚客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最后的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信仰的坚持和对困难的勇敢面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