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清光已不禁,沉沉宫阙转生阴。
雁鸿暗度千山色,戎马秋悬万国心。
乡思骤飞红树外,佳期空隔碧云深。
谢公不少南楼兴,凄断高城此夜砧。
注释:
怅望清光已不禁,沉沉宫阙转生阴。
雁鸿暗度千山色,戎马秋悬万国心。
乡思骤飞红树外,佳期空隔碧云深。
谢公不少南楼兴,凄断高城此夜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十六夜晚所作,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怅望清光已不禁”,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月光的欣赏和感慨。月光明亮、清澈,让人心生欢喜,但又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内心的无奈和惆怅。
第二句“沉沉宫阙转生阴”,描绘了夜晚的皇宫景象。原本明亮的宫殿在夜色中变得昏暗,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暗示着宫廷中的权谋纷争和人心的复杂。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雁鸿暗度千山色”,描绘了大雁在空中飞翔的景象。大雁的身影穿越千山万水,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意象的手法,将大雁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四句“戎马秋悬万国心”,描绘了战争的场景。战马奔腾,士兵英勇奋战,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注。
第五句“乡思骤飞红树外”,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红树叶子飘落,随风飘动,如同诗人的思绪随着家乡的思念四处飞扬。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叶比作诗人的思绪,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情感表达。
第六句“佳期空隔碧云深”,描绘了佳期难遇的情景。碧云深处,佳期难见,象征着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和难以逾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和无奈。
第七句“谢公不少南楼兴”,引用了谢安(字安石)南楼赏月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南楼赏月的向往和怀念。这句诗通过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美。
最后一句“凄断高城此夜砧”,描绘了高楼上传来的捣衣声,象征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宫殿、大雁、战争、思念、佳期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意象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比等,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