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芳树接吴天,却指乡园路八千。
华省旧知纶綍贵,青云争识世家贤。
庾关晓度梅迎雪,楚岸春生笋入船。
喻蜀未须夸父老,题诗还醉竹林边。

【注释】

燕台:指京城洛阳,古称燕京。芳树:美丽的树木。接吴天:连接着吴越之地的天。却指:回头指向。乡园路八千:家乡到洛阳的路有八千多里。华省:指朝廷,朝廷的官署。纶綍(lún huò):古代帝王所发的诏书。贵:高贵。青云:比喻高官显贵。争识:争相识别。庾关:地名,今河南叶县南,是通往荆州的道路。梅迎雪:梅花迎着大雪开放。楚岸:长江边,楚地的岸边,即长江边。笋入船:竹笋在船上生长。喻蜀:泛指四川一带。夸父: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力大无比,传说他曾追逐日影而亡。父老:老人和百姓。竹林:指西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乡。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堪忍受官场的束缚与污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思伯出使金陵后仍回岭南省亲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思伯归途中的景象,后四句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情感。

第一句“燕台芳树接吴天”,描绘了思伯归途中的美景。燕台,指的是京城洛阳。芳树,美丽的树木,这里指的是京城洛阳的美景。吴天,指的是吴越之地,也就是江南地区。这两句诗描绘了思伯归途中的美景,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第二句“却指乡园路八千”,表现了思伯回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却指,回头指向。乡园路,家乡到洛阳的路。这两句诗表达了思伯回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为全诗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第三句“华省旧知纶綍贵”,描绘了思伯回乡后的地位与声望。华省,朝廷的官署。旧知,老朋友,这里指的是思伯在朝廷中的老朋友。纶綍(lún huò),古代帝王所发的诏书。这两句诗表现了思伯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声望,也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第四句“青云争识世家贤”,表达了思伯在朝廷中的卓越才能。青云,高官显贵。争识,争相识别,这里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们争相识别思伯的才能。世家贤,家族中有贤能之人。这两句诗表达了思伯在朝廷中的卓越才能,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自豪感。

第五句“庾关晓度梅迎雪”,描绘了思伯在旅途中的艰辛。庾关,地名,今河南省叶县南,是通往荆州的道路。晓度,早晨度过。梅迎雪,梅花迎着大雪开放,这里指的是思伯在旅途中的坚韧与毅力。这两句诗表达了思伯在旅途中的艰辛,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悲壮感。

第六句“楚岸春生笋入船”,描绘了思伯在旅途中的美景。楚岸,长江边。笋入船,竹笋在船上生长。这两句诗描绘了思伯在旅途中的美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喻蜀未须夸父老,题诗还醉竹林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思伯的期望与祝福。喻蜀,泛指四川一带。夸父,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力大无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思伯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思伯归途中的美景、地位与声望、旅途艰辛、美景以及期望与祝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思伯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