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曳长裾见五侯,竹林尊酒日同游。
净缘久托维摩诘,佳句兼酬帛道猷。
檐下鸡栖翻夕照,竹间蝉响度清秋。
出门浩浩烟沙色,悔别松风过虎丘。
【注释】
①五侯:指汉成帝的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封列侯。
②“竹林”二句:《世说新语·任诞》载,阮籍与步兵校尉刘伶、尚书中书令嵇康等游于竹林,饮酒放歌,旁若无人。同游即指此。
③净缘:佛教谓因缘之净也。维摩诘:梵语Visva-Dharmaya-Kīrti,意译为“文殊师利菩萨”。
④帛道猷:晋僧帛道猷曾作《维摩经讲疏》十卷,故称。
⑤“檐下”二句:鸡栖,指张肖甫居处。夕照,夕阳映照。
⑥竹间蝉响:指吴约卿在竹间听蝉鸣声。清秋,秋季。
⑦烟沙色:指远望如烟如雾之色。松风:指虎丘山松柏林中的清风。
【译文】
我懒得拖长袖子去见那五侯门客,每日同他们一起在竹林里饮酒作乐。
长久以来我托付给维摩诘大师,佳句酬答了帛道猷和尚。
屋檐下鸡儿栖息翻着日影,竹丛间蝉鸣声过着秋天的清寂。
出门远望浩渺的烟沙景色,遗憾地离开了这松柏林中的清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前四句写诗人自己不慕权贵的情怀和潇洒自在的生活情趣,后四句则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懒曳长裾见五侯”,是说自己不愿去追逐功名,不愿去做权臣的门客。这句诗用典,以东汉桓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自比,五人都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方术之士,他们以占卜为业,常被召进宫廷,称为“五侯”,所以诗人说“懒曳长裾见五侯”。这里的“五侯”不是实指汉代五位权贵,而是借指那些趋炎附势、巴结奉承的人。从表面上看,诗人似乎不屑一顾,其实这正是他蔑视权贵的表现,表明他并不想追随世俗的庸俗。次句“竹林尊酒日同游”,进一步说明他的志趣所在。他喜欢与隐士们一起饮酒作乐,而“竹林”又是东晋时期名士阮籍所居之地,所以这里的“竹林”也是泛指。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闲适情调。
颔联“净缘久托维摩诘,佳句兼酬帛道猷”,则是写诗人与友人交往之深密,以及他在诗坛上的声誉。维摩诘是唐代僧人,姓周名信,曾住天台山国清寺,号白衣秀士,有《维摩诘经》。帛道猷是唐代著名僧侣,善解佛学,著有《维摩经讲疏》十卷。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又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推崇,同时也表明他善于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颈联“檐下鸡栖翻夕照,竹间蝉响度清秋”,写景抒情,意境优美。诗人来到友人的住处,发现院子里一只母鸡正在悠闲地觅食。诗人抬头望去,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庭院。这时,一阵蝉鸣声传来,仿佛把诗人带入了一个清幽宁静的世界。尾联“出门浩浩烟沙色,悔别松风过虎丘”,写告别友人时的心情。诗人离开虎丘时,只见眼前一片茫茫的烟沙色,不禁感叹自己当初不该离别这位好朋友。这几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声音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领略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