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阳万柳古来闻,转入清凉境自分。
夹岸生烟迷苑树,曲池流水泛宫云。
花源岂合鱼凫占,散地真成野鹖群。
史汉对君谈不厌,露荷风叶已纷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全诗的律动,然后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作具体分析。答题前,先答出每句的意思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该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效果,最后指出它的艺术特点,并简要赏析。
(1)
首联“燕阳万柳古来闻,转入清凉境自分”,诗人由眼前景物触发想象,由燕京一带的杨柳想到长安一带的杨柳。燕京是杨柳成行的地方,长安也是杨柳成行的地方,但两都各有特色。这两句诗写景时,把燕京和长安两种不同的景色作了对比,突出了燕京的柳色更加浓密,景色更加迷人。
(2)
颔联“夹岸生烟迷苑树,曲池流水泛宫云”,描写的是长安城西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拟人手法,把苑中的树木比作被烟雾包围,将曲池里的水波比作了飘动着的宫殿中的云雾,写出了曲江的美景。
(3)
颈联“花源岂合鱼凫占,散地真成野鹖群”,“花源”指曲江一带的花木繁盛之地;“鱼凫”是传说中的一种水鸟;“野鹖”是一种野鸭。这句是说:曲江花木繁盛之处,难道只适宜于游赏吗?它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鱼凫、野鹖等一样自由自在。这里用典,表明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
尾联“史汉对君谈不厌,露荷风叶已纷纷”,写到了与友人在曲江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答案】
译文:
燕京一带万株杨柳自古就有名,转过来便进入了清凉的境界而自得其乐。
夹岸生起烟雾迷漫着苑中的树木,曲池里流着清波荡漾着宫中的云彩。
花源哪里只是适宜于游赏呢!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鱼凫、野鹖一样自由自在。
史汉对君王讲论不厌倦,露水沾湿荷叶和风摇动树叶已经纷纷扬扬。
赏析:
把燕京和长安两种不同的景色作了对比,突出了燕京的柳色更加浓密,景色更加迷人。颔联描绘的是曲江的美景。颈联用典,表明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尾联写到了与友人在曲江游玩时的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