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御宇重词臣,手诏亲题第一人。
望切上台因补衮,恩深三极尽垂绅。
朝承清燕常焚草,归揖宾僚许吐茵。
便拟东山操杖履,五湖烟水正迷津。
诗句释义:
- “先皇御宇重词臣,手诏亲题第一人。”
- “先皇御宇”:表示皇帝统治天下。
- “重词臣”:重视文人或官员。
- “手诏”: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
- “亲题第一人”:亲笔签名并称赞为第一名的人。
- “望切上台因补衮,恩深三极尽垂绅。”
- “望切”:期望迫切。
- “上台”:指朝廷或政府机关。
- “补衮”:比喻补救过失或不足。
- “三极”:这里指最高的三个等级(可能指官职、地位等)。
- “尽垂绅”:全部垂下官帽(古代官员戴冠,下垂的绅带代表官位)。
- “朝承清燕常焚草,归揖宾僚许吐茵。”
- “朝承清燕”:在朝廷中享受清净和平的环境。
- “焚草”:烧掉草稿或未完成的文件。
- “归揖宾僚”:回家时对宾客和助手表示感谢。
- “许吐茵”:允许他们休息或放松。
- “便拟东山操杖履,五湖烟水正迷津。”
“东山”:代指隐居之地,如东山再起。
“操杖履”:拿着拐杖,行走在道路上,比喻退隐。
“五湖”:指太湖等五个湖泊。
“烟水”:形容水面上的烟雾和水汽。
“迷津”:迷失方向或道路。
译文:
首先表达对李公的尊敬与敬仰,他在先皇时期担任了重要的词臣,亲自为李公题写了第一的赞美。他对朝廷的贡献很大,恩德深厚,像古代三公一样受人敬重。他离开朝廷后,仍然保持着清高的品德,经常焚烧草稿,归家时也不忘向门徒表示感谢。现在,他将准备隐居到东山再起,面对太湖的烟水迷乱,心中充满了迷茫。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李公的仕途生涯及其离京后的心境,展现了一位古代官员的形象及其内心世界。诗人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将李公的功绩和离京后的心境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