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经笥趋西学,几载琴尊共帝京。
词藻世传潘骑省,园林人比蒋元卿。
心驰萱草三春色,行计梅花万里程。
归著子虚应谢客,梯楼惟见日初生。
送潘子朋南还
一携经笥趋西学,几载琴尊共帝京。
词藻世传潘骑省,园林人比蒋元卿。
心驰萱草三春色,行计梅花万里程。
归著子虚应谢客,梯楼惟见日初生。
注释:1. 经笥:指装书的竹箱。2. 骑省:指骑省官,即秘书郎。3. 蒋元卿:《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陈仲子(即蒋元卿)之弟为阳城薄,出,失其璧。仲子索之不肯予,曰:‘我非不欲予也,恐不得吾璧。”后比喻兄弟情深。4. 萱草:一种植物,传说中可以使人忘忧。5. 子虚:指《战国策》中的虚构人物。6. 谢客:指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诗人、书法家。7. 梯楼:指高楼。8. 子虚: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潘子朋南归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首句“一携经笥趋西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携带着书籍,奔赴西方学习的情景。这里的“经笥”指的是装着经书的箱子,象征着学识和智慧。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重视。
颔联“几载琴尊共帝京”,则是对友人在京城生活的描绘。诗人描述了他们几年来共同品茗赏乐、畅谈诗文的欢乐时光,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希望他能在京城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颈联“词藻世传潘骑省,园林人比蒋元卿”,则是对潘子朋的才艺和品德的赞美。诗人称赞潘子朋的词藻如世传般优美,如同潘骑省一样才华横溢;同时,他的人比蒋元卿更加高尚,具有君子般的品德。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人品的认可。
尾联“心驰萱草三春色,行计梅花万里程”,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诗人说,每当看到三春的萱草,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而每当想到要踏上漫长的旅程,心中便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尾联“归著子虚应谢客,梯楼惟见日初生”,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谢客一样,有才华且不被世人所识,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在高楼上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送别和思念的主题,展现了友情和乡愁的美好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