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臣如雨集蓬莱,词赋翩翩入咏才。
典玺名应高两省,珥貂人已望三台。
蘼芜春送王程去,花柳晴连候馆开。
若到秦淮占气色,五云元自在燕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注释:

  1. 侍臣如雨集蓬莱 - 描述众多官员像雨点一样聚集在蓬莱宫,形容朝廷内外的官员们云集此地,场面宏大。
  2. 词赋翩翩入咏才 - 指诗词歌赋才华出众的人被邀请前来吟咏。
  3. 典玺名应高两省 - 典玺(掌管皇帝印玺)的名字应该让两省(中书、门下二省)感到光荣。典玺通常指的是负责保管皇帝重要文书和印章的官职,两省则是唐朝中央的行政区划。
  4. 珥貂人已望三台 - 指佩戴貂蝉的人(可能是指文职官员)已经能够望见三台(指朝廷的高级官位)。珥貂是指佩戴着貂蝉这种饰物,象征地位高贵。
  5. 蘼芜春送王程去 - 蘼芜草是春天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将要离开。
  6. 花柳晴连候馆开 - 描述春天的花柳在晴朗的天气里开放,候馆(接待所)也相应地开放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7. 若到秦淮占气色 - 如果到达了秦淮河,可以用它来占卜未来的运势或气色。秦淮河位于今天的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河流。
  8. 五云元自在燕台 - 用五云(即祥云)来形容燕台(古代北京的宫殿),意思是这里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就像天上的祥云一样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李峤以宫廷为背景,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文人雅集。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朝廷的繁荣景象以及文人墨客的才情。从“侍臣如雨集蓬莱”起,便营造了一个气势磅礴、众星拱月的朝廷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权力的中心与尊贵的氛围。

诗句“典玺名应高两省”、“珥貂人已望三台”,则将笔触转向了朝廷内部,通过对文职官员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才能的认可和尊敬。同时,也暗含了这些文士对于仕途的期望和梦想。

诗的后半部分,“蘼芜春送王程去,花柳晴连候馆开”,则将视角转回到大自然和人间情感上,蘼芜象征着离别,而春天的花柳则是生命力的象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春天的到来,也暗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若到秦淮占气色,五云元自在燕台”一句,更是将读者的视角引向远方,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五云元自在燕台”也寓意着希望和美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宫廷的华丽气象,也有文人的才情风韵,堪称唐代文人诗作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