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曾拟卧龙居,草阁仍留满架书。
万石家风元独擅,关西经学定谁如。
鸾书每拜君王赐,锦里重迎使者车。
丰草崇兰皆雨露,莫言三径不留馀。
【解析】
此诗是作者为潘司马所作。潘司马,名士良,字德舆,号西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肃宗乾元初年,任监察御史。大历中官至太子少詹事,封范阳郡公。这首诗是诗人为其所作的咏怀之作。
留馀堂:潘司马的别号。
青山:比喻潘司马的人品。卧龙居:指诸葛亮的故居。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自比卧龙。这里用以喻潘司马的才华横溢,有如卧龙出山,不可限量。草阁:指潘司马的书房。满架书:形容书籍很多。
万石:指家世显贵。《汉书·张汤传》载,“张汤以吏三百石给事丞相府”,后来成为典故,泛指富贵之家。这里用来形容潘司马家世显赫。
关西:《汉书·地理志》说,“河、渭、洛、泾四水,得雍、凉州积委”。关西即指关中地区,这里是泛指西北一带。经学:儒家经典学说。
鸾书:皇帝的诏书。君王赐:皇帝赐予的诏书。锦里重迎使者车:指朝廷使者来拜见潘司马时,潘司马在郊外热情迎接。
丰草崇兰:茂盛的花草。雨露:比喻恩泽。三径: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亩园地。
赏析:
首联“青山曾拟卧龙居,草舍仍留满架书”是写潘司马的家风和才学。青山,喻指潘司马的人品高洁;卧龙,是说其才智过人;草舍,是说他生活简朴。潘司马的家风和才学都像古人一样。潘司马虽已去世,但他的家风和才学仍然影响着后人,所以留下许多佳作,使后人难以忘怀。“满架书”则说明他学问渊博。
颔联“万石家风元独擅,关西经学定谁如?”是对潘司马家风的评价和肯定。万石,指世代显赫之家;家风,即家庭的传统风气,此处指家世显贵;关西经学,即关陇地区的经学;谁如?是说谁能与之相比呢?这两句的意思是:潘司马继承了万石家族的优良传统,他的家风独树一帜,关陇地区的经学也无人能与之相比。
颈联“鸾书每拜君王赐,锦里重迎使者车”则是对潘司马与朝廷关系密切的描写。鸾书,即皇帝的诏书;君王赐,指的是朝廷赐予的诏书;锦里,指京城;使者车,是指朝廷使者来拜见潘司马时,潘司马在郊外热情迎接的情景。
尾联“丰草崇兰皆雨露,莫言三径不留馀”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茂盛的草地、繁盛的花木都是雨水滋润的结果;不要以为这些美好的景物会消失殆尽。这三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潘司马的崇敬之情。
此诗语言典雅,富有文采,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