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除书始问津,天涯消息断行尘。
家家爆竹新迎岁,处处邮签转泥人。
桑苎已收三径纪,彩花虚度五陵春。
来鸿往燕应相笑,何事狂歌越水滨。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 发樟亭寄卓澄甫 - 在樟亭寄出给卓澄甫的信件。樟亭可能是指某地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特指一个地方。
- 不为除书始问津 - 不因为收到朝廷除书才开始打听消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即不轻易受外界干扰而决定自己的去留或行动。
- 天涯消息断行尘 - 即使有远方的消息,也无法得知是否与自己有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孤立。
- 家家爆竹新迎岁 - 每个家庭都在庆祝新年,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常见的习俗,象征着辞旧迎新、吉祥如意。
- 处处邮签转泥人 - 每个地方都有邮政服务,人们将泥塑的模型邮寄给他人。这里的”邮签”可能是指古代的书信或者信件。
- 桑苎已收三径纪 - 已经种下了桑树和苎麻,这些植物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珍视。
- 彩花虚度五陵春 - 春天里,五彩斑斓的花朵开放,但诗人却觉得白白浪费了这个美好的时光。这里的”彩花”可能是指盛开的花朵,”五陵”则可能是指古代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
- 来鸿往燕应相笑 - 那些飞来的大雁和来往的燕子,应该也会嘲笑我这个被官场困扰的人。这里的”来鸿”和”往燕”可能是对迁徙鸟类的描述,而”应相笑”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解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慨与自我反思的作品。通过对比官场的忙碌与自然生活的宁静,诗人展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句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