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才通鸟道微,千峰元气此中归。
天倾西北谁曾补,山近蓬莱亦解飞。
石镜看为阴洞月,紫萝化作白云衣。
卧龙不省人间事,风雨时来濯钓矶。
流霞岛
一径才通鸟道微,千峰元气此中归。
天倾西北谁曾补,山近蓬莱亦解飞。
石镜看为阴洞月,紫萝化作白云衣。
卧龙不省人间事,风雨时来濯钓矶。
注释:
- 「一径才通鸟道微」:只有一条小路才能到达鸟道。
- 「千峰元气此中归」:千座山峰的灵气都汇聚于此。
- 「天倾西北谁曾补」:天空倾斜到西方和北方,是谁曾经修补过?
- 「山近蓬莱亦解飞」:山靠近蓬莱岛也能理解其飞翔。
- 「石镜看为阴洞月」:石头镜子看起来像是阴洞里的月亮。
- 「紫萝化作白云衣」:紫色的藤萝变成了白云般的衣裳。
- 「卧龙不省人间事」:像诸葛亮(卧龙)一样的人不关心人间事务。
- 「风雨时来濯钓矶」:雨和风时常来到钓鱼台洗涤鱼饵。
赏析:
这首诗以流霞岛为题材,通过描绘岛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鸟道比作“一径”,将山峰比作“千峰”,将石头镜子比作“阴洞月”,将紫色藤萝比作“白云衣”,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诗中的一些句子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天倾西北谁曾补”一句,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和规律是无法被人类完全理解和掌握的;而“山近蓬莱亦解飞”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流霞岛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