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传飞听,霜钟应律鸣。
四山云共起,千里月孤明。
断续缘深涧,飘飘满太清。
闭关僧始定,翻露鹤同惊。
浮世多昏梦,冥栖岂俗情。
阮公称放达,始得听鸾声。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半时分听到山中传来的钟声,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景象。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析:
- “夜半闻山钟”: 这句描述了时间是深夜,地点是在山上,听到了钟声。
- “何处传飞听,霜钟应律鸣”: 描述了钟声是如何传来的(通过风),以及它的声音是如何被听到的(如同在空中飘过)。
- “四山云共起,千里月孤明”: 描述了四周的山峦和云雾都升起了,而月亮则显得格外明亮。
- “断续缘深涧,飘飘满太清”: 描述了声音断断续续地穿过山谷,最终飘荡在整个天空中。
- “闭关僧始定,翻露鹤同惊”: 描述了僧人因为听到了钟声而从闭关中惊醒,同时也惊动了飞鸟。
- “浮世多昏梦,冥栖岂俗情”: 描述了世间的人们往往沉溺于梦境之中,而真正的修行者则是远离世俗,追求精神上的安宁。
- “阮公称放达,始得听鸾声”: 这里引用了阮籍的故事,他曾经说:“我听说凤凰的叫声非常美妙,但是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听见。”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放下俗务、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听到像鸾凤这样的天籁之音。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深夜听到山中传来的钟声,引发了对人生、修行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四山云起”、“千里月明”等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钟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纷扰,寻求精神自由的高度赞誉和追求。此外,诗中提到的“阮公称放达”,更是借古人之口,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才是真正听懂和欣赏美好事物的关键。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