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
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
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
骊珠照海浦,鳌钓落沧洲。
迹岂求田系,心缘揽桂留。
三冬殊物候,一水隔离忧。
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
注释:
- 隐几衡门下:在衡门之下安顿好几案,表示隐居。
- 居然:竟然,忽然。
- 楚畹:指楚国的园林,这里泛指南方的庭院。
- 橘熟洞庭秋:洞庭湖的橘子成熟了,秋天到来。
- 三径:三条小路。典出《论语》:孔子说:“吾有四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友贤。”其中“友直”即朋友要正直。后来,人们常用“三径”比喻朋友,意指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羊仲:羊祜(hu hu),字太岳,晋朝人。历任荆州刺史,镇守襄阳,政绩卓著。
- 子猷:王献之(yu4 zhu2),字子猷,东晋书法家。
- 骊珠:指珍珠。
- 鳌钓:指巨鳌钓鱼,传说中鳌是大海中的大龟,它用尾巴作为钓竿垂钓。
- 三冬:指冬天。
- 一水隔离忧:一条河流将我与家乡隔开,让我感到忧思。
- 南州榻:南国的床榻,指故乡。
- 风烟:指家乡的景色和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思念家乡的经典之作。
首句写自己已经远离故土,在衡门之下安顿好了几案,表明自己已经决定隐居生活。次句则通过描绘楚地的园林,以及洞庭湖的橘子,暗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第三句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自己能成为羊仲那样的好友,与他们共同探讨学问,分享人生的乐趣。第四句则是对好友的赞美,称赞他们如同子猷一样善于发现美的事物,也愿意像王献之那样善于欣赏艺术。第五句则是对自己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像自己一样,保持正直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自己与好友分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表达。第六句以“三径”来喻指朋友之间的交往,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第七句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的感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让人难以把握。第八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与家乡相隔万里的无奈和忧伤。最后两句则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亲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