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坛上转南薰,日莫登楼见霁文。
锦绣山河形四塞,金银宫阙气平分。
艺兰旧事聊随俗,刻竹高谈屡对君。
鲁酒半倾花上露,楚香频撷涧边芸。
听笙稍见来天仗,举扇谁能障海氛。
丹铫弃来犹偃月,紫荷飞后尚蒸云。
鸟窥歌席成清韵,草藉行衣带异芬。
但可淹流延夕景,不妨嘲笑倚微醺。
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浮丘用前韵
葛仙坛上转南薰,日莫登楼见霁文。
锦绣山河形四塞,金银宫阙气平分。
艺兰旧事聊随俗,刻竹高谈屡对君。
鲁酒半倾花上露,楚香频撷涧边芸。
听笙稍见来天仗,举扇谁能障海氛。
丹铫弃来犹偃月,紫荷飞后尚蒸云。
鸟窥歌席成清韵,草藉行衣带异芬。
但可淹流延夕景,不妨嘲笑倚微醺。
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
首先我们逐句翻译一下这首诗:
- 在葛仙坛上转动南风熏香,傍晚时分登上楼台欣赏晴朗的天气。
- 锦绣般的江山四面环绕,如同金银装饰般华丽的宫阙气息四散。
- 曾经种植兰花的习惯,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风俗。
- 雕刻竹子的技艺和高谈论辩,经常是对朋友或君主的谈话。
- 鲁国的酒水,像花朵上的露水一样清澈;楚国的香气,像是涧边采摘的芸草的香味。
- 听着笙声,仿佛看到了天空的队伍;挥动着扇子,却难以阻挡大海的波涛。
- 丢弃的陶罐仍然保持着月亮的形状;紫色的荷叶飘飞之后,依然带着蒸腾的云气。
- 鸟儿窥探着歌舞的场面,形成了清新的音乐;草木被草席覆盖,散发出不同的气味。
- 可以悠闲地度过一天的时光,不必担心嘲笑或者醉酒。
- 想要观看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必须向浮丘借一只鹤群。
下面是这首诗的关键词汇及其注释:
- 葛仙坛:传说中的仙境所在之地,常用以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 南薰:南风吹来,通常象征温暖和生机。
- 霁文:雨后天晴的景色,也指文章或诗词中描绘雨过天晴后的美景。
- 锦绣山河:形容国土壮丽如锦绣般美丽。
- 金银宫阙:比喻华丽、贵重的建筑或宫殿。
- 艺兰:种植并欣赏兰花。
- 刻竹:在竹子上雕刻,常用于书法艺术。
- 鲁酒、楚香:分别指的是产于鲁国和楚国的酒和香料。
- 天仗、海氛:天上的队伍和海上的波涛,形容气势宏大的景象。
- 丹铫: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如犁头,用来耕作田地。
- 紫荷:紫色的荷叶,常用于比喻自然之美或诗歌中的意象。
- 笑倚微醺:饮酒至微醺状态,享受欢乐时光。
- 朝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浮丘:神话中的山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通过对自然界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