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不成名,老当死蓬蒿。一朝被遇风云起,躐登卿相如鸿毛。
仆也江湖沦落士,抱关窃伏长安市。蔡泽甘为憔悴人,穰侯却忌纵横子。
青云之客谁相亲,九牛一毛何足齿。荆南吴公才绝伦,念我盐车蹭蹬身。
春花秋月常邀致,剖玉倾金不厌频。十月西行肃行李,为购宛驹报天子。
锦节朝驰马服山,金笳夜渡黎阳水。故人为郡在滏城,千骑双旌来送迎。
推毂无人思魏尚,停骖今日挹侯嬴。劳劳下马倾尊处,须忆青藜卧汉京。
【注释】
吴约:即张约,字助甫。西巡:指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的西行巡察。
蓬蒿:蓬草和蒿草的统称,借指荒僻的地方。
仆:我。江湖:指隐居江湖的人。
蔡泽:战国时人,以辩士著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其曾向秦昭王献计说:“事秦必大重,结于不韦,令父子兄弟受事,乃取富贵。”《战国策·秦策一》,赵胜为相,封于东武城。穰侯:名欣,魏冉之子。纵横子:指苏秦、张仪等合纵连横家,主张以武力强国,推行合纵。
青云:喻高官显位。
九牛一毛:比喻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荆南:今湖北江陵一带。公:对男子的美称。才绝伦:才智过人。
盐车:运盐的车,比喻贫苦的百姓。
宛驹:骏马名。《汉书·武帝纪》:“天汉四年春三月,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朔方,天子自将以伐大宛。……六月辛卯,至郁成,获单于使者及王毋邪首。已亥,至小月氏国,杀大昆弥首。……戊辰,至宛市,捕虏,得宛贵人子弟,生口百二十人,敢入市者,付而卖之,得金钱帛絮各数千万。”
青藜:古铜斗,有柄长三尺,形如斗,可盛酒。汉文帝以青藜木作酒器赐群臣。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别张约前往陕西巡察,并勉励他建功立业。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男儿不成名,老当死蓬蒿。”起句写志未酬,壮志难酬之情。一个“不成”字,道出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一个“死”字,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既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一朝被遇风云起,躐登卿相如鸿毛。”这句是说一旦得到重用,就会飞黄腾达,如同鸿毛一样。诗人以此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仆也江湖沦落士,抱关窃伏长安市。”这句是说自己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只能在长安市上做一名小官。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
“蔡泽甘为憔悴人,穰侯却忌纵横子。”这句是说自己曾经为纵横家张仪效力,但却遭到了穰侯等人的嫉妒和打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奸佞小人的鄙视和对他们行为的强烈谴责。
“青云之客谁相亲,九牛一毛何足齿。”这句是说那些身居高位的人都是些冷酷无情的人,而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权谋之计而已。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那些权贵们的不屑一顾。
“荆南吴公才绝伦,念我盐车蹭蹬身。”这句是说荆南的一位名叫吴公的人才能出众,但诗人却因仕途不顺而倍感艰辛。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吴公的敬佩和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失落。
“春花秋月常邀致,剖玉倾金不厌频。”这句是说诗人喜欢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并且乐于用钱财去换取这些东西。然而在官场中,诗人却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烦恼不堪。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无奈。
“十月西行肃行李,为购宛驹报天子。”这句是说诗人准备十月出发巡视边疆,并且已经为皇帝购买了一匹良马以表示忠诚。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和对边疆的关心。
“锦节朝驰马服山,金笳夜渡黎阳水。”这句是说诗人清晨骑着战马奔赴战场,晚上渡过黎阳河。这里既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又表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故人为郡在滏城,千骑双旌来送迎。”这句是说诗人曾在滏城担任过郡守职务。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历练和成长,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推毂无人思魏尚,停骖今日挹侯嬴。”这句是说没有人能推举我为将帅之才,就像没有谁能取代魏尚一样。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和用人观念的问题。
“劳劳下马倾尊处,须忆青藜卧汉京。”这句是说在宴会上我频频地举杯敬酒,心中不禁思念起当年在汉京的旧日时光。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旧情绪,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友谊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