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操笔应留纸尾书,不觉神明顿还旧。
愿君宝此勿弃捐,败缯敝帚人争售。
古墨斋歌
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操笔应留纸尾书,不觉神明顿还旧。
愿君宝此勿弃捐,败缯敝帚人争售。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作者的情感体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诗的开头“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描述了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极为罕见且超凡脱俗,他们的字体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这里的“典型一代”指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书法风格,具有时代特色和代表性。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表达了当时书法作品被广泛使用,甚至流传到海外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也遭受了损坏和磨损,变得破旧不堪。这里反映了书法作品的脆弱性和历史的变迁。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指出尽管书法家们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但他们的作品也可能会被埋没于尘土之中,受到污染和破坏。这里表达了对书法作品保护的重视。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暗示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有困境之时,而那些默默无闻、被遗忘的书法作品,就像石阙一样,只是默默承受着压力和束缚,无法发出声音。这里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尊重。
随后,“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描述了有人(李侯)欣赏并支持书法作品,这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认同。而“李侯”可能指的是某位书法家,他的存在让这些作品得到了重视和传承。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书法作品的线条和形态,如同松树、煤炭、雪、茧等自然元素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书法作品与自然景观相比,形象地描绘出书法之美。
接下来的几句,“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继续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书法作品的结构。这里的“团圆阴魄”指的是书法的结构和布局,如同坚硬的铁一般稳固;而“错落星辰”则形容书法作品中笔画的分布和排列,如同北斗七星一般有序。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书法作品与自然景观进行对比,突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回忆了作者过去长时间专注于书法学习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泪水和感慨之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学习经历的回忆和怀念。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描述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如同冲腾紫气般充满活力和激情,仿佛一只蛟龙在咆哮。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书法家比作蛟龙,展现了其创作的气势和力量。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表达了对过去不良习惯的反思,现在是否还存在这些不好的习惯。这里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警醒。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赞美了李侯(即某位书法家)的才华和能力,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懂得饮酒作乐。这里表达了对李侯的赞赏和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描述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