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府棱棱画戟寒,照人风采惠文冠。
斗牛下挟双龙气,湖海还将一柱看。
略地昔曾收徼外,佩符先已靖诸蛮。
扫门何处头俱白,矫首凌烟愧短翰。

诗句释义

1 柏府棱棱画戟寒:柏府,指的是杨国忠的府邸。棱棱,形容兵器锋利。画戟,即装饰性的长矛,这里用来形容杨国忠的威严和权力。寒,表示寒冷或清高。

  1. 照人风采惠文冠:惠文冠,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比喻杨国忠的威风凛凛。

  2. 斗牛下挟双龙气:斗牛,指天空中的牛星和斗宿。双龙,比喻杨国忠的权势和地位像龙一样强大。

  3. 湖海还将一柱看: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一柱,比喻杨国忠如同一根柱子般稳固。

  4. 略地昔曾收徼外:略地,意为征服土地。徼外,指边远地区。收,意味着统治。

  5. 佩符先已靖诸蛮:佩符,指佩戴的令牌或象征。先,已经。诸蛮,指各少数民族。靖,平定或安抚。

  6. 扫门何处头俱白:扫门,意为扫除门前障碍。何处,表示什么地方。头俱白,形容头发都白了。

  7. 矫首凌烟愧短翰:矫首,形容抬头仰望的样子。凌烟,指历史上著名的壁画,这里用来比喻显赫一时的人物。短翰,指短小的书信或文字。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柏府的画戟冷冽寒光四射,照耀着我的风采如惠文冠之辉煌。
    在斗牛星下夹带着双龙之气,湖海之上我像一座坚固的柱子屹立不倒。
    昔日我曾征服边疆之地,手中之符早已平定了众多蛮族。
    门前扫除一切阻碍,白发苍苍之时仍仰望那凌空的画像,自惭形秽于短暂的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才之作。杨国忠(字公济),唐代官员,以权术著称。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国忠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与权谋的羡慕和感慨。

关键词解析

  • 柏府棱棱画戟寒:描述了杨国忠的权力和威严,画戟代表其权威。
  • 惠文冠:暗示杨国忠的高贵地位,如古代皇帝般的尊荣。
  • 斗牛下挟双龙气:比喻其如龙一般的强大势力。
  • 湖海还将一柱看:形容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稳固如山。
  • 略地昔曾收徼外:展现了他早年的政治成就和影响力。
  • 振符先已靖诸蛮:表明其治理有方,能够稳定边疆的民族关系。
  • 矫首凌烟愧短翰:表现了诗人对于杨国忠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谦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国忠形象的塑造,展示了诗人对他才华与权谋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与谦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