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西去抵凉州,边塞萧条处处愁。
青草不生青海曲,黑云常聚黑山头。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荒凉的景象。

首句“陇西西去抵凉州”,点明了诗的地域范围和空间距离。陇西是古代的一个郡,在今天的甘肃省南部,而凉州则是古时的郡治所在地,位于今天的甘肃省西部。从陇西向西行至凉州,就是诗人所要描述的边远之地。这里的“西”字,不仅是指方位上的西方,更有一种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意味。

“边塞萧条处处愁”,进一步描绘了凉州的荒凉景象和人们内心的忧愁。这一句中,“边塞”指的是边关要塞,即那些守卫边疆的地区;“萧条”则用来形容荒凉冷落的景象;“愁”则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感受。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凉而又深沉的画面。

诗句中的“青草不生青海曲”和“黑云常聚黑山头”,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其中,“青草不生”可以理解为青草无法生长在这个地方,暗喻着自然环境的恶劣;“黑云常聚”则可以理解为乌云总是聚集在黑山的山顶,象征着阴霾笼罩着大地。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边塞地区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貌。它既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之美,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战争、动荡等。总之,这首《凉州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