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历年知几许,桥头趁市人如雨。
三春潦涨从天来,飞湍激漱中流柱。
中流砥柱立不难,岂畏怒浪高如山。
古今豪杰经过此,何人只手回狂澜。
【注释】
市桥:指桥头。
虹桥:指横跨杭州西湖南北的白堤上的桥梁,又称望仙桥。
知几许:知道有多少年。知,了解。几许,多多少。
趁:追逐、争着。
中流柱:水流湍急处如水中的石柱。
何人只手回狂澜:谁有力量能扭转这汹涌澎湃的巨浪。
【赏析】
《市桥春涨》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三月。当时诗人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任职,正值三月下旬,杭州西湖春水暴涨,白堤上行人如织,车马喧阗,热闹非凡。面对此景,诗人不禁想起了当年“安石作相日,人物俱萧然”(黄庭坚《赠范元真》)的往事,感慨万分。他写下了这首诗。
开头二句写春涨。诗人把视线投向西湖,看到了白堤上的桥。白堤是杭州西湖上最美丽的一条堤道,它东起断桥,西至孤山寺前,全长近一公里。堤上杨柳依依,花草飘香;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春天到来之后,西湖里的水就渐渐上涨,而桥头赶集的人更是如雨后春笋,熙来攘往。这里“趁”字用得极好,表现了人们急于出行的心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桥头”句紧承首联“趁市人如雨”而来,说桥头人潮涌动,犹如雨后的春雷,气势磅礴。
第三句写湖水涨势迅猛。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春涨时湖水的汹涌澎湃。“飞湍激漱中流柱”的意思是:飞流直下的急流撞击着河中的石柱,发出清脆的声响,犹如击打在岩石上的钟鼓。“飞湍”,形容江水奔腾迅疾;“激漱”,是冲激、冲击的意思;“中流柱”,即水中的石柱。这句诗既写出了春涨时湖水汹涌澎湃的情景,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站在白堤之上,目送春涨时的感受。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西湖春涨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写诗人自己站在桥头,面对滚滚而来的春涨景象,心中百感交集。他想到,这大好的河山,正是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地方。然而,如今却只剩下他一个人,看着这汹涌澎湃的春涨景象,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里“古今豪杰经过此”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自豪,又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总结和反思。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才能像他一样,面对这汹涌澎湃的春涨景象,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这里的“狂澜”,既是对春涨的比喻,也是对历史沧桑变化的隐喻。同时,它也象征着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斗争,需要有识之士去化解和平息。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涨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它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西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