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
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
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
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

【注释】:

  • 海月风帆:指海上的明月和航行中的船帆。
  • 仙岩瞰海涵真迹(真迹:指真实的样子,这里指仙人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仙岩俯瞰着大海,能见到真实的足迹。
  • 古来却有人能识(能识:指识别出),说明这遗迹是前人发现的。
  • 舟行往来渺茫间(来往:指船只往来),说明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行驶。
  • 帆影分明印岩石(印:指映照),说明船帆的影子清晰地映照在岩石上。
  • 潮生恶浪翻鱼龙(翻:指翻涌),说明大潮时海浪翻滚。
  • 潮平千里如鉴空(鉴:镜子),说明潮水涨到很平的时候,海面宽阔得就像镜子一样。
  • 夜深明月浸波底(浸:指浸入水中),说明夜晚月光洒在海面上,像浸没在水中一样。
  • 隐映真如罨画中(罨画:古代一种绘画技艺,这里指用布覆盖物),说明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好像一幅被布遮住的画。
    【赏析】:
    这首诗以“海月风帆”为题,描绘了一幅海上月夜的美丽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笔法,将月亮、海潮、船帆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意境的诗画。
    首联“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诗人首先描绘了仙岩俯瞰着大海的景象,并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人能够识别出其中的真迹。这里的“真迹”指的是仙人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先贤智慧的赞美之情。
    颔联“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接着,诗人描述了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情景,船帆的影子清晰地映照在岩石上。这一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船只在海洋中的动态变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颈联“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大潮时海浪翻滚的景象,以及潮水涨到很平时的宽广景象。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将海水涨潮时的汹涌澎湃与平静时的广阔无垠进行了形象的对比。
    尾联“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最后,诗人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海面上的景象,月光仿佛浸没在水中一样。同时,诗人还用“隐映真如罨画中”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月光倒影比作一幅被布遮住的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月光倒影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古人智慧的赞美和对先贤情怀的表达,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