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峨峨近仙宫,下有翠竹兼梧桐。
相传凤鸟曾此止,一朝凤去台仍空。
大明圣人履天位,岁稔时和群物遂。
休徵毕至无后期,凤兮当应文明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各种手法的特点,然后仔细阅读选项,把选项与原诗句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本题的关键词是“凤台”,这一句是说凤台秋雨过后天气晴朗。第二句写高高的凤凰台上树木葱茏,有梧桐、翠竹;第三句是说传说中曾在这里栖息过凤凰的,但如今凤凰去了,只剩下空台。第四句是说大明天子登位执政,天下太平丰收年景,万物遂生。第五句写休征毕至,无物不遂;第六句写凤鸟当应文明之世,即凤鸟当应文明之世,天下太平。据此可赏析如下:

首联“高台峨峨近仙宫,下有翠竹兼梧桐”,开篇点出凤凰台,并描写凤凰台的景象:高大威武的凤凰台紧靠仙宫,台下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有翠竹和梧桐。

颔联“相传凤鸟曾此止,一朝凤去台仍空”。“相传”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凤凰台的熟悉和喜爱之情。传说中曾经有过凤凰停栖于凤凰台的典故,而今凤凰飞去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凤凰台。

颈联“大明圣人履天位,岁稔时和群物遂”。“大明”指的是大明朝。大明朝皇帝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治理国家。在皇帝的统治下,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物顺利生长。

尾联 “休徵毕至无后期,凤兮当应文明世”。这里所说的“休徵”是指美好的征兆。“休徵毕至”指美好的征兆全部降临。“凤兮当应文明世”指美好的迹象应当降临于文明的时代。诗人通过赞美凤凰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心中向往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高耸入云的凤凰台上树木青翠茂盛,有梧桐、翠竹等。

传说中曾有凤凰在此栖息,现在只留下空空的凤凰台。

大明朝的皇帝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治理国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休征已到无需等待太久,凤凰啊应当降临文明之世。

赏析

诗的前六句为总起句,先点出凤凰台,并描写凤凰台的景象:高大威武的凤凰台紧靠仙宫,台下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有翠竹和梧桐。接着诗人以神话的形式,写出了传说中曾经有过凤凰停栖于凤凰台的典故。最后两句则转入正面描写,大明朝皇帝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治理国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尾联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休征毕至无后期,凤兮当应文明世”,诗人借古喻今,赞美凤凰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心中向往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