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
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
蛩韵喧阶下,萤光闪草中;
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

【解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诗人在秋日的感慨中,表达了对时人的劝勉之意。前四句写物,后两句言志。

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

“四序”即四季变换。“理自同”意为:万物之理本无差别。这两句以“四时流转”“旷观”作比,强调了“理自同”的道理。

“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一句是说,秋季的太阳像金子一样闪耀,而冬季的太阳则像火一样炽烈。这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写出了不同季节太阳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此时所处的具体时间。

蛩韵喧阶下,萤光闪草中;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

蟋蟀的叫声在台阶上响起,萤火虫的光在草丛中闪烁。这两句写景抒情,以动衬静,突出了草木的坚韧,同时借草木之性暗喻人之骨气。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依然会坚守信念,绝不畏惧秋风。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感悟中写下的,他通过对四时变化的描写和对草木精神的赞美,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持操守的决心和勇气。

首联“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点明了时令变换,但万物之理却并无二致。这里用“流转”一词,既指季节的更替,又暗含时光的流逝,诗人以此抒发了岁月易逝、光阴不再之感。接着,诗人用“旷观”一词,表达了他豁达开阔的心态,认为万物之理并无二致,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颔联“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则是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来描绘季节特点。这里的“金行”“火德”都是指五行中的某一元素,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诗人巧妙地将五行与季节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四季的太阳颜色,来表达他对季节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此时所处的具体时间,可能是秋季或冬季。

颈联“蛩韵喧阶下,萤光闪草中”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蟋蟀的叫声在台阶上响起,萤火虫的光在草丛中闪烁,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作者的心境。他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也在品味人生百态,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无常。

尾联“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则是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只有松树和柏树能够经受住严冬的寒冷,不会畏惧秋风的到来。这句诗既是对松柏精神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鼓励。他要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和草木精神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崇尚自然之美,追求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人的劝勉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