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青林外,孤村绿水间。
寒梅欺雪白,乌桕落风丹。
莫以严凝候,而生憔悴颜。
管灰吹厚地,天道有循还。
【注释】
和区逵鸿:作者的朋友。区逵鸿,生平不详。村居之作:指农村生活的作品。
【赏析】
此诗写冬日乡村风光的宁静与清幽,抒发了作者的闲适情怀。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景色;颔联以寒梅、乌桕树比喻人的性格;颈联劝诫友人不要被严凝的天气所困扰,尾联以管灰喻示天道有循还,即自然规律,暗示人生自有其规律,不可强求。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给人以宁静之感。
一径青林外,孤村绿水间。
寒梅欺雪白,乌桕落风丹。
莫以严凝候,而生憔悴颜。
管灰吹厚地,天道有循还。
【注释】
和区逵鸿:作者的朋友。区逵鸿,生平不详。村居之作:指农村生活的作品。
【赏析】
此诗写冬日乡村风光的宁静与清幽,抒发了作者的闲适情怀。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景色;颔联以寒梅、乌桕树比喻人的性格;颈联劝诫友人不要被严凝的天气所困扰,尾联以管灰喻示天道有循还,即自然规律,暗示人生自有其规律,不可强求。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给人以宁静之感。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注释】 ①闭关谢尘鞅:隐居不问世事。区逵鸿(1768—1829),字子开,号南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代诗人、画家。②静见古人风:“静”是静态,“见”是见到的意思,这里指静心观察古人的遗风;③“野水浮鸥碧”:意思是野水漂浮着鸥鸟,水面显得十分碧绿;④“丛林结子红”:意思是丛林里结满了果子,颜色鲜红;⑤“烟花供我老”,意思是指花开花落,岁月如梦,自己已经老了;⑥文字送谁穷
注释: 1. 夏日过南圃,榕阴接地苍。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在南边小园里的情景。"夏日"表明时间是夏天,"过南圃"意味着经过或访问南方的园林。"榕阴"即榕树的树荫,"接地苍"表示树木的枝叶茂盛到可以覆盖整个地,形容树荫浓密。 2. 草亭还可坐,石榻不胜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南园里找到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草亭。"草亭"是临时搭建的简易亭子,通常由草制成,"还可坐"意味着这是一个适合休息的地方
注释: 1. 行乐复行乐,东游得此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因此我决定东游,寻找一个可以放松心情的地方。 2. 逢春多逸兴,近水有幽香:意思是说,春天到了,我的兴致很高,我喜欢靠近水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种独特的香气。 3. 绿柳风初暖,青梅味可尝: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柳树开始发芽,微风吹过,感觉很舒服,而且青梅的味道也可以品尝了。 4. 冰山成的事,何处问金张:意思是说,冰山已经融化
明月出东岑,松梢散远阴。 光连沧海玉,影碎碧波金。 隔水望无极,高秋寒不禁。 旧知千里别,悽断百年心。 赏析: 本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月的壮丽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首句“明月出东岑”,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松梢散远阴”则描绘了月光下松树的影子,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光连沧海玉,影碎碧波金。”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诗句释义: 1.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 这句诗描述了黄都督北归的场景,明月可能是暗喻其人。"吟赠"意味着以诗歌相送,表达对其的敬爱或不舍。 2. 浔州山阁外,一见识英奇 - 浔州山阁是一处地方,此处描述黄都督在这个地方展现的才华和智慧。"一见"表达了黄都督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 3. 兵法传司马,军心乐子仪 - 黄都督不仅在军事策略上有独到的见解,更能让士兵感受到他的领导魅力
【注释】 ①元戎:指军队的首领,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玉京:指京城长安。 ②百蛮: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③儒将:指有学问、有才干的将领。 ④天借福星明:指上天恩赐福分。 ⑤琼: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黄都督的诗。首联写黄都督北归的情景;颔联写他为统一南方而筹划军事;颈联写他对南方的治理;尾联写黄都督十年来在北方,没有机会报效朝廷,希望他在南方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