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棹飘飘溯水关,与君游遍六州滩。
西江浪涌蛟龙喜,南国风多菡萏寒。
十顷初黄收豆麦,两溪高碧耸琅玕。
数声晚浦尤堪赏,互答渔舟歌木兰。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本诗是王十朋的七言律诗,描写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
“桂棹”,桂木做的船桨,代指船,也代指诗人;“溯水关”,逆流而上的江流关口,指桂林至梧州的漓江;“六州滩”,泛指广西一带的河流;“南国”,指南方国家,泛指南方各地,这里指广西。首联写泛舟赏荔。桂棹飘飘溯水关,与君游遍六州滩。桂棹:桂木制的船桨。溯水关:逆流而上。六州滩:泛指广西一带的河流。
颔联写泛舟赏荔。西江浪涌蛟龙喜,南国风多菡萏寒。西江:指珠江。浪涌:波涛汹涌。菡萏(hàndàn):荷花。
颈联写泛舟赏荔。十顷初黄收豆麦,两溪高碧耸琅玕。十顷:一亩为一顷。豆麦:泛指稻田中的庄稼。两溪:泛指两条河。高碧:形容山势高峻。
尾联写泛舟赏荔。数声晚浦尤堪赏,互答渔舟歌木兰。晚浦:傍晚时分的江面。
【答案】
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
桂棹飘飘溯水关,与君游遍六州滩。
西江浪涌蛟龙喜,南国风多菡萏寒。
十顷初黄收豆麦,两溪高碧耸琅玕。
数声晚浦尤堪赏,互答渔舟歌木兰。
赏析:
此作是宋代词人王十朋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描绘了桂林至梧州的漓江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全诗分为五句,前三句写泛舟赏荔。桂棹:桂木制的船桨,代指船,也代指诗人;溯水关:逆流而上的江流关口,指桂林至梧州的漓江;六州滩:泛指广西一带的河流。这两句点明泛舟地点及所经之河,写出泛舟赏荔的地点和经过的河流。
四、五句写泛舟赏荔。西江浪涌蛟龙喜,南国风多菡萏寒。西江:指珠江。浪涌:波涛汹涌。菡萏:荷花。这两句写桂林到梧州的漓江两岸,波涛汹涌,荷花盛开,景色宜人。
六、七句写泛舟赏荔。十顷初黄收豆麦,两溪高碧耸琅玕。十顷:一亩为一顷,这里借指稻田中的庄稼。豆麦:泛指稻田中的庄稼。这两句描写漓江两岸稻田中金黄色的庄稼丰收的景象。
八句写泛舟赏荔。数声晚浦尤堪赏,互答渔舟歌木兰。晚浦:傍晚时分的江面。这两句写傍晚时分的江面上,渔歌阵阵,让人感到更加愉悦。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咏物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