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佳人杂佩琼,恍疑莲步到寒更。
锵锵铁马迎风韵,细细铜驼达夜声。
几度琅珰思蜀道,半天钟磬落华清。
可堪迢递关山梦,羌到三城为尔惊。

夜坐闻塔铃

何处佳人杂佩琼,恍疑莲步到寒更。

锵锵铁马迎风韵,细细铜驼达夜声。

几度琅珰思蜀道,半天钟磬落华清。

可堪迢递关山梦,羌到三城为尔惊。

译文:
夜晚坐在窗前听风吹着塔铃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远处的佳人的脚步声。
清脆悦耳的铃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让我恍惚间以为佳人在莲步轻移向我走来。
清脆的铃声如同战马的蹄声,铿锵有力,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而铜制的骆驼铃则像是夜晚的乐声,悠扬婉转。
多少次我都在想,如果我能去往蜀地,一定会想念那里的美景和美食。
而在天边,天空中的星星也仿佛被钟磬的声音所吸引,它们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
遥不可及的关山之梦让人心生感慨,羌族的战士们来到长安城,为我们的安宁而努力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深夜听到塔铃的声音后产生的各种联想和想象。从“何处佳人杂佩琼”开始,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随后,他通过“恍疑莲步到寒更”等句子,将铃声与佳人的步伐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诗人又通过“锵锵铁马迎风韵”等句子,将铃声与战马的马蹄声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细细铜驼达夜声”等句子,又将铃声与铜制骆驼的铃声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诗人通过“可堪迢递关山梦,羌到三城为尔惊”等句子,将铃声与遥远的边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边疆人民的关心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听到塔铃声音的情景进行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情感色彩。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