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泛归航,天关引别觞。
三冬怜共学,一旦远翱翔。
临流发浩叹,欲挽子衣裳。
衣裳不可挽,高歌俯沧浪。
君度岭之北,我居岭之阳。
云水二千里,何时再同堂。
丈夫志宇宙,一家视四方。
山川虽阻修,同天共日光。
勉勉此于征,及时多采芳。
采芳盈怀抱,归人时寄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并加以艺术加工的能力。《天关送远》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客子泛归航”、“君度岭之北”等为分界,将全篇分为两部分:上片写别离;下片写思念。上片前四句写别筵饯行,后二句抒发惜别的情怀。从“三冬怜共学,一旦远翱翔”可见,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而友人即将远去,又使他感到惆怅、伤感。中段写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前六句写自己思念友人,后两句写友人思念自己。最后两句“高歌俯沧浪”“丈夫志宇宙,一家视四方”,表明诗人胸怀大志,志在四方。尾联“何时再同堂”,表达了与友人久别重逢时,共同把酒论心,共叙衷肠的愿望,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直抒胸臆。
【答案】
①天关送远:即“天门山”。
②泛归航:泛舟回家。
③引别觞:举杯饯别。
④三冬:三个冬天,指三年。怜共学:“怜”通“兼”,一起学习。
⑤一旦:一天,一旦,即一日。远翱翔:远离故乡,远走高飞。
⑥临流发浩叹:面对流水发出浩大的叹息。
⑦欲挽子衣裳:想拉起你的衣裳。
⑧衣裳不可挽:衣服无法拉住(我),意谓不能挽留。
⑨高歌俯沧浪:高声歌唱对着沧浪江面。沧浪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⑩君度岭之北:你越过岭北。君:您。度:越过。之:代词,指代“岭北”。
⑾我居岭之阳:我在岭南。之阳:指南。
⑿云水二千里:指两地相隔如两千里。
⒀何时再同堂: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团聚?同堂:一同居住在一个庭院里。比喻在一起。
⒁丈夫志宇宙:大丈夫的志向是胸怀天下。
⒂一家视四方:一家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四方。家:家庭。
⒃山川虽阻修:虽然山水阻隔重重。修:长。阻修:阻挡。
⒄同天共日光:同天地一起享受阳光。共光:共同享有光明。
⒅勉勉此于征:勉励自己出征征战。勉勉:勤勉努力的样子。
⒆采芳盈怀抱:采摘芳香充满怀抱。采芳:采摘鲜花。盈怀抱:使怀抱充满芬芳。
⒇归人时寄将:有归乡的人要捎带回去。归人:归乡之人。
赏析:①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离别情景以及自己的思友之情。诗中用“天关送远”作为诗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是在天门山。天门山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境内,属武陵山脉一部分。天门山因山顶有一石穴直插云端而得名,主峰海拔1518.7米。古人称其为“天门”是因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天门洞开的感觉,故有此名。天门山素以奇峰、怪石、古树、流泉著称于世,有“千寻岩”、“南天一柱”、“天门洞开”等十处景点。其中最为神奇的当属天门洞,它是人工开凿的溶洞,长709米,高130余米,宽50米,深60米,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据地质学家考证,天门洞是距今约一亿八千万至二千万年前由泥沙沉积而成的一处地下河遗迹。它形成于造山运动期,经过多次地壳抬升、塌陷、塌陷后又抬升,形成了现在这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因此,天门山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奇观。天门山景区内还有著名的九十九道弯、青龙洞、通天大道、鬼谷栈道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天门山不仅以其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且还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遐迩。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张果佬的仙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修炼仙丹的洞穴和仙气浓郁的灵泉。这里曾是道教圣地之一,山上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建筑群落和碑刻石雕。这些珍贵的文物和瑰丽的景色,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②“天关送远”的意思是:天门山送别远去的朋友。“天关送远”是诗的开头,是整首诗的纲领,它概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及心情。“客子泛归航”一句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在船上,“泛归航”即泛舟回家。“天关”指的是天门山。“天关引别觞”意思是说船夫举起杯来为友人饯行。“三冬怜共学”意为三个冬天在一起学习。这三冬指的是一年中的三个冬季,也就是三年。这里的“怜”字是“兼”字的通假,意思是与友人一起度过这三年的时光,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旦远翱翔”意思是一旦就要远走高飞而去。这里“一旦”是“哪一天”,“翱翔”是指飞翔,即远走他乡,不再回来。“三冬怜共学,一旦远翱翔”这两句是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然而一旦分别之后,朋友就要远走高飞,不再回来,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啊!
③“临流发浩叹”的意思是站在河边感叹不已。这句诗是说作者看着滔滔的流水,内心感慨万千,不禁发出了浩荡的长叹。“临流”是指站在水边,“发浩叹”是说发出浩大无边的叹息。“欲挽子衣裳”意思是想要拉住你的衣服(挽留你)。“子衣裳”指友人所穿的衣服。“衣裳不可挽,高歌俯沧浪”意思是说衣服无法拉住(我)(挽留),只好放声高歌,对着沧浪江唱起了歌。“沧浪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湖南西北部。“高歌俯沧浪”意思是大声唱歌对着沧浪江面唱了起来。这里的“高歌”可以理解为大声唱歌,也可以理解为大声呼喊,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情。这里的“沧浪江”既是实景,又是虚境,既指眼前之景,又喻心中之情,既指眼前的江河水流,又喻心中的江河流水。“沧浪江”这一意象在全诗中贯穿始终,它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人生路上的各种艰难曲折。诗人在此借江水的流动象征人生的坎坷曲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
④“君度岭之北”意思是你越过岭向北走去了。“君度岭之北”是说您越过岭北去了那里,即到了北方。“度岭之北”,就是越过秦岭往北走的意思,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秦岭山脉纵贯中国南北,横越中国东西,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秦岭山脉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还是我国重要的河流——汉江的发源地和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秦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之中”的说法。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曾下令修筑了万里长城,并在此设立了郡县制的政治制度。从此,秦岭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由于秦岭地势险峻,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秦岭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昆仑”,是我国重要的军事防御屏障之一。“君度岭之北”这一诗句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祝愿。因为秦岭以北是北方寒冷之地,那里天气寒冷,生活艰苦,所以诗人希望朋友能够顺利到达北方去那里生活,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⑤“我居岭之阳”意思是我自己住在南方的山岭之上。“我居岭之阳”,是说我住在岭南的山岭之上,也就是在南方。“岭之阳”指南方的山岭之上的地方,也就是南方的山岭之上。这里的“岭之阳”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南方山岭之上,而是比喻朋友居住的地方,表示对朋友的关切和牵挂。“我居岭之阳”与“君度岭之北”相对应,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语。诗人希望朋友能够顺利渡过秦岭,到北方去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⑥“云水二千里”的意思是说山水相隔有二千里那么远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朋友和我之间相隔有二千里那么遥远啊!这里的“云水二千里”并不是真的描述距离有二千里之远,而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与朋友之间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情感。这里的“云水二千里”是诗人对朋友的一种美好祝愿。因为云和水的距离是无法测量的,所以诗人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朋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