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之原,梧桐猗猗。
其华菲菲,其实离离。
凤凰于飞,览此德辉。
兀兀樵山,千仞其巍。
君子至止,硕人时依。
千仞徊翔,明德是仪。
决拾既齐,弓矢既比。
鸣钟击鼓,童子奏诗。
三射不违,示我威仪。
西谷幽幽,涧水悠悠。
俯此青澜,峙彼高楼。
硕人作之,君子优游。
凉秋九月,金风凄凄。
越山青苍,百草依依。
山川修阻,君子于归。
于归何方,婺源之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愿言随之,道阻且长。
君子之驾,如云如龙。
君子之马,如电如风。
愿言御之,可望不可从。
君子于归兮,越山凄凄兮。
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
何以赠之,诗歌矢矣。

【注释】

1、五岭之原:五岭山的平原地带。2、梧桐猗猗:形容梧桐树叶茂盛,随风摇曳。3、华菲菲:指梧桐叶的颜色鲜艳,美丽动人。4、离离:指树枝交错,形态各异。5、凤凰于飞:比喻君子高洁脱俗的品质。6、兀兀樵山:形容山上的树木高大茂密。7、千仞其巍:形容山峰高耸入云。8、硕人时依:指君子在山中安居乐业。9、千仞徊翔:形容山中的景色优美迷人。10、明德是仪:意思是君子以道德为准则,以礼仪为榜样。11、决拾既齐:形容山间的小路整齐划一。12、弓矢既比:形容山间的弓箭摆放有序。13、鸣钟击鼓:形容山间的生活丰富多彩。14、童子奏诗:指山中的孩子学习诗歌。15、三射不违:形容山中的生活平静安宁。16、示我威仪:意思是向我看齐,学习我的品德和行为。17、西谷幽幽:指山谷幽深,景色宁静。18、涧水悠悠:形容溪水的流淌声悠长而舒缓。19、俯此青澜:指低头看着清流。20、峙彼高楼:指山峰挺拔,矗立在高处。21、硕人作之:指由君子来建设。22、君子优游:指君子生活悠闲自在。23、凉秋九月:指秋天凉爽宜人的季节。24、越山青苍:指越山颜色青翠而深邃。25、百草依依:指草木茂盛,生长旺盛。26、山川修阻:指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险峻。27、山川修阻,君子于归:指君子在外漂泊多年,现在要回归家乡。28、婺源之阳:指婺源县的阳光明媚,气候宜人。29、蒹葭苍苍:指蒹葭生长茂盛,叶子宽大且长。30、白露为霜:指清晨时分,地面已经出现白霜。31、愿言随之:意为希望与对方一起度过时光。32、道阻且长:意为道路遥远且艰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33、如云如龙:形容君子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34、君子之马,如电如风:形容君子的马匹速度极快,如同闪电和狂风一般。35、可望不可从:意思是虽然可以看到,但不能接近。36、越山凄凄兮:指越山景色凄凉,令人感到悲伤。37、瞻望不及:意思是只能远观而无法真正走近。38、悠悠我思:形容内心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39、何以赠之:意为用什么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40、诗歌矢矣:意指诗人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深情厚意。【赏析】

这首送别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祝愿。首句“五岭之原,梧桐猗猗”描写了五岭山的平原地带,梧桐树叶茂盛,随风摇曳。次句“其华菲菲,其实离离”形容梧桐叶的颜色鲜艳,美丽动人。第三句“凤凰于飞,览此德辉”比喻君子高洁脱俗的品质。第四句“兀兀樵山,千仞其巍”,形容山上的树木高大茂密。第五句“君子至止,硕人时依”,指君子在山中安居乐业,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中的美好景色:“千仞徊翔,明德是仪。”以及“决拾既齐,弓矢既比”,分别形容山路的曲折蜿蜒,以及弓箭摆放的整齐有序。这些句子都展现了山中生活的优美和谐。

中间部分,诗句“三射不违,示我威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为的敬佩和尊重,认为他们的行为举止值得借鉴和学习。而“西谷幽幽,涧水悠悠”则描绘了山谷的幽静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随后的“俯此青澜,峙彼高楼”,则是对友人居住环境的美好祝福。而最后两句“硕人作之,君子优游”,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他们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结尾部分,“凉秋九月,金风凄凄”描绘了秋天凉爽宜人的景象。然后通过“越山青苍,百草依依”进一步展示了山林的壮丽景色。接着的“山川修阻,君子于归”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而“于归何方,婺源之阳”则询问朋友归途的方向。最后一句“愿言随之,道阻且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祝福,希望他的道路虽长但充满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