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疏散任清贫,藜杖荷衣白葛巾。
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
拟将兰棹为渔父,来访桃源避世人。
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晚春四首》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晚春四首追次杨眉庵韵” - 这一句可能是题目,表明这是作者在春天晚期写的一些诗,这些诗都是模仿杨眉庵的风格。
“年来疏散任清贫,藜杖荷衣白葛巾” - 这一年来,我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我用一根藜杖,一顶荷叶包着的帽子,一条白色的葛布做的围裙。
“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 - 我靠着竹子看山,但害怕晚上下山;面对盛开的花,我坐在水边,却感到春天的伤感。
“拟将兰棹为渔父,来访桃源避世人” - 我想用船桨当渔夫的竿子,去访一个名叫桃花源的地方躲避世人。
“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蘋” - 当我回头望去,寻找那传说中的神仙踪迹时,却发现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东风吹过,使江边的草变绿了,就像半江的蘋菜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认为,生活中的自由和随性才是真正的人生。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他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向往一种远离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