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
松干虬形拙,岩身魑状工。
风飘不自北,枭徙尚闻东。
夕照灭明外,翳然水木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襄城山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层,“岁暮山居杂感”是首联,点明写作背景和主题;后四句为第二层,“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分别写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感叹;“松干虬形拙”,“岩身魑状工”,则写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赞美。第三、四两句写诗人的主观感受,“风飘不自北,枭徙尚闻东”写出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内心的感受,而“夕照灭明外,翳然水木红”则写出了诗人在晚霞映照下看到的美丽景色。
【答案】
译文:
岁月已到年尾,我住在襄城的山间小屋里,心中充满了忧愁。
襄城山中古迹众多,令人感到迷茫。
山峰高耸入云霄,岩石峻拔险要,犹如传说中的崆峒山一样。
山间的松树树干粗壮,枝条盘屈如龙,形态笨拙,但很有神韵。
山石上的洞穴形状奇特,仿佛是山中精怪的形象。
山风吹来,从北吹到南,我听到山上的猿猴叫声,还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声。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整个天空,映红了山间的树木花草,它们一片火红。
赏析:
首联“岁暮山居杂感”点明写作背景是“岁暮”。诗人在襄城山中隐居生活,心情郁结。“襄城”,即今河南方城县境。“迷”,指迷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岁月已到年尾,我住在襄城的山间小屋里,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岁末”“山居”是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他的心情郁结的原因也在这里。
颔联“襄城迷七圣,崱巘亦崆峒。”意思是说:“山中有许多古代的遗迹,让人感到迷茫。”这两句诗表面上说的是诗人自己,实际上却是在说自己所处的时代。这里,诗人用“七圣”代指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用“崱巘”“崆峒”来比喻山势高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
颈联“松干虬形拙,岩身魑状工。”意思是说:“山间的松树树干粗壮,枝条盘屈如龙,形态笨拙,但很有神韵。”这两句诗写的是具体的景物,但更深层的含义却在于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抒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风飘不自北,枭徙尚闻东。”意思是说:“山风吹来,从北吹到南,我听到山上的猿猴叫声,还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声。”最后一句“夕照灭明外,翳然水木红。”意思是说:“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整个天空,映红了山间的树木花草,它们一片火红。”这两句诗以景作结,以景传情。诗人用夕阳余晖照亮了山林大地,也照亮了他自己的心灵。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也写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能生动地刻画出山间的景象,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