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律叶霜信,修原眺望遥。
颉颃上下鸟,断续短长桥。
坠地儿先哭,参天柏后凋。
敢为类社树,如彼系陵苕。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和表达效果等来分析,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可以从炼字、用典、对仗等方面入手。“岁暮山居杂感”中“岁暮”是时间词;“杂感”是诗歌的情感;“葭律叶霜信”,葭律是草木凋落的意思,说明时节已到冬季,叶子都落了,这是时间上的描写;“修原眺望遥”,修原是指高旷平坦的原野,眺望远指在高处看远方的景色,这里写出诗人站在高处,看到远处的景色;“颉颃上下鸟,断续短长桥”;上句中的“上下鸟”指的是鸟儿在天空飞翔;下句中的“断续”是说桥有的地方断了,有的地方连着,有的短,有的长;“坠地儿先哭,参天柏后凋”,坠地儿是指树苗刚种下时,而松树却已经长得很高了;“敢为类社树,如彼系陵苕”,意思是我愿像松树那样坚韧不屈。
【答案】
岁暮山居杂感(或《岁暮山居杂感》)
岁暮:一年快结束了,即冬天到了。
杂感(或《岁暮山居杂感》或《岁暮杂感》)
岁尾: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
山居:山里的住所。
杂感: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思绪纷乱。
注释:
葭律:指草木凋落。
叶霜信:指树叶被霜染黄。
修原:高旷平坦的原野。
眺望遥:从高处看远方的景色。
颉颃:上下飞翔的样子。
上下鸟:指飞鸟在空中飞翔。
断续:形容桥有的地方断开,有的地方连着,长短不一。
坠地儿:树苗刚刚种植在地上。
参天柏:高大的松树。
后凋:比喻人年老或事物衰败落后。
类社树:比喻坚强不屈的人。
系陵苕:比喻人的志向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