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驱山九日燀,文人何用强谈天。
黄星靡聘河图出,枉矢西流金虎迁。
郑客璧知龙死岁,南州鹤语尧崩年。
蚪蝌化烬微言绝,星拜缥簪北斗前。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
鞭石驱山九日燀,文人何用强谈天。
黄星靡聘河图出,枉矢西流金虎迁。
郑客璧知龙死岁,南州鹤语尧崩年。
蚪蝌化烬微言绝,星拜缥簪北斗前。
注释:
鞭石驱山九日燀,文人何用强谈天。
鞭打石头驱散山峰上的烟雾,文人何必要强行谈论上天的事情呢?
黄星靡聘河图出,枉矢西流金虎迁。
没有黄星出现,无法从河图中获取信息;白白射出的箭矢,指向西流的金虎方向。
郑客璧知龙死岁,南州鹤语尧崩年。
郑国的使者得知了龙年的结束,南方的鸟儿也诉说着尧舜的灭亡。
蚪蝌化烬微言绝,星拜缥簪北斗前。
蝌蚪变成灰烬,微言(指微小的言论)已经断绝;星星在北斗星前面排列。
赏析: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政治腐败、世态炎凉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诗人以鞭石驱山九日燀为开篇,形象描绘了一幅鞭打石头驱散烟雾的画面。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文人不必强行谈论上天的事情的观点。这里的“鞭石驱山”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意义,暗示了文人应该关注现实,而不是沉迷于虚幻的事物。
诗人描述了黄星靡聘河图出,枉矢西流金虎迁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对比黄河之水东流到海和枉矢西流金虎迁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世事无常、人事易变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黑暗、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失望。
再往后,诗人提到了郑客璧知龙死岁,南州鹤语尧崩年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以郑客和南州鹤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感叹。
诗人通过对蚪蝌化烬微言绝和星拜缥簪北斗前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人心难测的感慨。这里的“蚪蝌化烬”可以理解为比喻,表示微小的言论已经消失殆尽;而“星拜缥簪北斗前”则暗示了星辰在北斗星前面排列,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的存在。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它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