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清夺越江波,十郡欣逢揽辔过。
归阙倘承宣室问,具陈民力已无多。
注释:
- 孤标清夺越江波:孤标意指独特的志向或风格,这里指李公的清高之志。清夺越江波意指清超绝伦,如同越地波涛一般。
- 十郡欣逢揽辔过:十郡,十个郡县;揽辔过,即驾驭着马走过一国,比喻治理国家。
- 归阙倘承宣室问:归阙,回到朝廷;倘,倘若;宣室问,皇帝在宣室殿召见群臣议事。
- 具陈民力已无多:具陈,详细叙述;民力,人民的劳力;已无多,已经很少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公的敬佩以及对其即将回朝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孤标清夺越江波”,描绘了李公的高洁品质,如同越地的江水一样清澈透明。这里的“孤标”指的是李公安守自己的志向,不随波逐流;“清夺越江波”则形容李公的高远志向和高尚品格。
次句“十郡欣逢揽辔过”,描述了李公治理下的十郡地区繁荣安定的景象。这里“十郡”指的是李公治理的地方,“欣逢揽辔过”则形象地描绘了李公驾驭着马走过一国的情景,象征着他对国家的治理和领导。
后两句“归阙倘承宣室问,具陈民力已无多”,表达了作者对李公即将回朝的祝福和期待。这里的“归阙”指的是李公回到朝廷,“倘承宣室问”则表示如果有机会,他愿意为皇帝提供咨询和建议。而“具陈民力已无多”则表明李公治理下的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问题,可以安享太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李公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