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咫尺怅离群,一听莺声倍忆君。
七十芙蓉明月夜,登台曾共细论文。

诗句注释:

  • “江天”指辽阔的江面与天空,“咫尺”表示距离很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远隔千里却情感相通的意境。
  • “莺声”指的是黄莺啼叫的声音,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这里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景。
  • “芙蓉”通常指的是荷花,此处特指夏天的荷花,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青春。
  • “明月夜”指的是明亮的月夜,常用来象征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登台”可能是指诗人和朋友一同登上高台,进行文学创作或欣赏美景。“曾共”表明曾有过共同的经历和感受。
  • 诗歌原文中的“七十芙蓉明月夜”可能是对“芙蓉月夜”的描述,这里的“七十”可能是指月亮明亮到足以照亮整个芙蓉湖。
  • “登台曾共细论文”意味着曾经在台上与朋友一同讨论文学和哲学问题,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友谊和交流。

译文与赏析: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友情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
  • 整首诗歌情感细腻,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爱情和生命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追求。

结合以上内容,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友情的颂扬。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让人们感受到古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