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归茅屋,晨兴步石田。
客愁空日日,春色自年年。
风雨啼莺外,江湖去鸟前。
艰难思故旧,回首意茫然。

【注释】

  1. 西山:即太白山,在长安东南。
  2. 茅屋:诗人隐居处,位于太白山北麓,故称茅屋。
  3. 晨兴:早晨起来。
  4. 石田:岩石上的土地,这里指诗人的隐居地。
  5. 客愁:指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愁。
  6. 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指大自然的美景。
  7. 风雨啼莺外:风雨中,鸟儿在林间啼叫。
  8. 江湖:指江河湖泊。
  9. 故旧:老朋友。
  10. 难:艰难困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记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乱后归茅屋”,诗人以“乱后”二字开篇,暗示了战争的混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而“归茅屋”则表达了诗人回归故土的心情。这里的“茅屋”不仅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心灵的寄托。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晨兴步石田”。在这里,“晨兴”指的是清晨起床,而“石田”则是指岩石上的土地。这两个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诗人在这片土地上散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种宁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诗人开始感受到“客愁空日日”,这表明他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故人,心中的寂寞和空虚无法得到缓解。

他也看到了“春色自年年”。虽然春天的景色很美,但诗人却无心欣赏,因为他更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

诗人的思绪很快被风吹动。“风雨啼莺外”,风中传来了鸟儿的啼声,这是大自然的声音,但却让诗人感到有些凄凉。他似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是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

这种期待并没有实现。当诗人再次回到家乡时,他发现“江湖去鸟前”。原来,他已经远离了那些曾经让他心驰神往的人和事,现在只能在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度过余生。

最后一句“艰难思故旧,回首意茫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他既想珍惜眼前的平静生活,又渴望重返那个充满回忆的故乡。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人深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