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城池岂阖庐,西风台榭尚姑苏。
歌催越女酣春宴,兵散吴江失伯图。
辇路草生空走鹿,女墙月落更啼乌。
可怜犹自矜红粉,十里荷花绕太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姑苏怀古
故国城池岂阖庐,西风台榭尚姑苏。
歌催越女酣春宴,兵散吴江失伯图。
辇路草生空走鹿,女墙月落更啼乌。
可怜犹自矜红粉,十里荷花绕太湖。

译文

我怀念的故土啊,难道还是阖庐的古城吗?西风吹过的台榭,依然是姑苏城。
歌声催促着越地的女子尽情欢宴,吴江边的战事已经结束,失去的是昔日的霸业版图。
辇道上长满了野草,只有野兔在奔跑;城墙下的月光落下,乌鸦在啼叫。
可惜那些美丽的女子们,仍然迷恋自己的美貌,十里长的荷花,依然围绕着太湖盛开。

注释

  • 姑苏:苏州的别称,历史上著名的古城。
  • 阖庐: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这里借指苏州古城。
  • 歌催:歌声催动,形容歌舞升平的场景。
  • 越女:指越地的歌女。
  • 兵散:战争结束后士兵四散。
  • 辇路:皇帝所乘的车驾之路。
  •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用以防御敌人。
  • 红粉:美女的代称。
  • 十里荷花:形容荷花开得非常茂盛。

赏析

《姑苏怀古》是一首怀古抒情短诗,通过对姑苏古城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盛衰兴替,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故国城池岂阖庐”,直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苏州古城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阖庐”指的是苏州古城,象征着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接下来的句子“西风台榭尚姑苏”,描绘了西风中的台榭景象,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姑苏城的风采。这里的“台榭”是指古代的建筑,如楼阁亭台等。

第三句“歌催越女酣春宴”,展现了姑苏城内歌舞升平的景象,越地的歌女们在春天里尽情欢唱,享受着盛世的繁华。这里“越女”指的是越地的歌女,她们在这里尽情地歌唱和舞蹈。

最后两句“兵散吴江失伯图”,“吴江”指的是吴国的江山,这里用“兵散”来形容吴国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失伯图”意味着失去了昔日霸主的地位和荣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叹。

整首诗以故国、西风、台榭、歌女、兵败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怀旧情感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性和无常性,以及人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