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诗篇共讨论,更烦书札寄殷勤。
西风一叶潇潇雨,落日三山渺渺云。
碧海鱼龙秋正蛰,空江鸿雁夜多闻。
茆檐寂寞黄花晚,欲采寒香远寄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及思想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诗句的意思。“西风一叶潇潇雨”,“西风”指秋风;“一叶”“潇潇”点明时节为深秋;“落日三山渺渺云”,三山指的是瀛洲、蓬莱、方丈三座神山。“碧海鱼龙秋正蛰”,“碧海”指大海,此处借指诗人所居之地,“鱼龙”指隐居的渔人和耕夫,“蛰”指冬眠,“蛰”与“蛰”相对,说明此时正是秋天,是隐居之人冬眠的季节。“空江鸿雁夜多闻”,“空江”指无水的河川,这里泛指长江或黄河,因为作者居处靠近黄河,所以用“鸿雁”代称;“夜多闻”指夜晚听到鸣叫声。“茆檐寂寞黄花晚”,“茆檐”指简陋的屋檐,“黄花”指菊花,“茅檐”与“寂寞”相对应,说明此时正值深秋,作者独居于此已多时了,“寂寞”与“寂寥”相对应,说明此时作者的心情十分孤独。“欲采寒香远寄君”,“寒香”指菊花,“远寄君”指把菊花采摘下来后寄给远方的朋友。

【答案】

(1)每忆诗篇共讨论,更烦书札寄殷勤。

译文:每次想到一起吟咏诗篇的事情,更加觉得书信往来很频繁。

赏析:此句表明自己与友人经常一起吟咏诗篇,彼此交流切磋。

(2)西风一叶潇潇雨,落日三山渺渺云。

译文:西风萧瑟,落叶纷纷,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夕阳西下,远处三山隐隐约约,云雾缭绕。

赏析:首联描写景,写秋风秋雨,写出了诗人当时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心情;颔联写景,写夕阳余晖下的三座神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颈联写人,写诗人在空寂的江面边,看到成双结对的鸿雁相互依偎着在夜空中飞翔,表现出诗人内心寂寞的情感;尾联写景,写诗人采摘菊花准备寄给远方的朋友,表现了诗人思念朋友的心情。

(3)碧海鱼龙秋正蛰,空江鸿雁夜多闻。

译文:碧蓝的大海里的鱼儿和水龙蛰伏在深秋里,空旷的江面上传来阵阵鸿雁的鸣叫声。

赏析:此二句描写景,写深秋时节碧海之中,鱼龙蛰伏在深水中;写空旷的江面上空飞来飞去的大雁,发出阵阵鸣叫声,表达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感觉。

(4)茆檐寂寞黄花晚,欲采寒香远寄君。

译文:简陋的小房顶显得那么寂静,菊花开得正艳,我打算采摘一些带回家,远远地送给你。

赏析:此二句描写事,写菊花盛开的时节,独自一个人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感到十分寂寞;写自己采摘了菊花,打算送给远方的朋友。表现了诗人孤独的生活和对朋友的思念。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诗歌中重要句子的意境特点,并结合注释翻译诗歌,最后赏析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