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教授文章古,翰院编修诗句清。
二公高卧同客况,一日不来孤我情。
东风绕屋百草绿,细雨卷帘双燕鸣。
如此风光宜一醉,典衣那得酒同倾。

这首诗是倪仲岂对陈景忠教授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汉阳教授的文章古雅,翰院编修的诗句清新。二公高卧同客况,一日不来孤我情。东风绕屋百草绿,细雨卷帘双燕鸣。如此风光宜一醉,典衣那得酒同倾。

首句“汉阳教授文章古”描绘了汉阳教授的文章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这里的“古”字,既指文章的历史感,也暗示了教授的学问深厚。
第二句“翰院编修诗句清”则是对汉阳教书育人的方式的赞美。这里的“清”字,不仅表示诗歌的清新脱俗,也象征着教授的教学风格严谨、明快。
第三句“二公高卧同客况”则揭示了两位高士共同隐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高卧”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悠闲自在,远离尘世的喧嚣。
第四句“一日不来孤我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高士缺席的孤独感。这里的“一日不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等待的无奈,而“孤我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期盼。
第五句“东风绕屋百草绿”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绕屋”,既形容了春风的温柔,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
第六句“细雨卷帘双燕鸣”则描绘了雨天的情景。这里的“卷帘”一词,既体现了雨天的宁静,也增添了一丝诗意。
第七句“如此风光宜一醉”则是对整个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一醉”不仅代表了诗人想要尽情享受生活的愿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汉阳教授的文章、翰院编修的诗句、两位高士的高卧、春天的到来以及雨天的情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