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到天游上,五夜长歌月影中。
玉宇有时餐沆瀣,金丹无术住崆峒。
海波滉瀁三山日,鹤背飘萧万里风。
忽忆旧游如梦寐,诗成题寄紫芝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原诗内容,结合原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同时要注意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联“十年不到天游上,五夜长歌月影中”是说自己在十年的时间里未曾来到过天游台,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自己却常常在月光下吟唱《月赋》和《水调》。“天游上”指天游台,是古代的一座观景楼;“五夜长歌月影中”写诗人在月色中自得其乐。
颔联“玉宇有时餐沆瀣,金丹无术住崆峒”。“玉宇”指天游台,这里指代天上的仙境;“沆瀣”是一种甘美的露水,古人认为它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崆峒”指山名,位于今山西平陆县西。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有时能在玉宇中品尝到甘露,但仙丹却没有法子让我留在崆峒山上。“玉宇时”指时而能进入神仙境界,而“金丹”则指道家炼制的一种长生不老药。“无术住崆峒”意谓无法留住仙人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向往但又无法成仙的矛盾心理。
颈联“海波滉瀁三山日,鹤背飘萧万里风”是说海上波涛汹涌澎湃,好像三座山峰上的太阳一样,而大雁南飞,正似那飘摇不定的万里风。“滉瀁”指波涛汹涌的样子;“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也指三座高山;“海波”是指大海;“浪涌”指波浪冲击的样子;“万”指很多;“万里风”指大雁南飞时的大风。这两句意思是说: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三座山峰上的太阳一样,而大雁南飞,正似那飘摇不定的万里风。
尾联“忽忆旧游如梦寐,诗成题寄紫芝翁”意思是: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芝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境,即梦中的游览。“诗成”指诗人已经把这首诗写成了。“寄”是投送之意。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一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紫姑翁。“旧游”指诗人过去的游历。“梦寐”指梦中的游览。“题”就是写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想起了过去的游历就像做梦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此时他已是白发满头,鬓发苍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因此心情郁郁不得舒散。诗的前四句是说自己在十年的时间里未曾来到过天游台,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自己却常常在月光下吟唱《月赋》和《水调》。“天游上”指天游台,是古代的一个观景楼。“五夜长歌月影中”,是说诗人在月色中自得其乐。诗人在明月的照耀下,吟诵着《月赋》、《水调》,抒发着内心的感慨,表现了他超尘脱俗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玉宇有时餐沆瀣,金丹无术住崆峒”,诗人用典自比仙人,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欲归自然之情。“玉宇”是道教中的仙境,这里代指天宫;“沆瀣”,是古人所说的一种甘美之露,传说服之可以长寿;“金丹”,是道教修炼的一种仙丹,服食之后可以长生不老。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既表明了自己想要脱离世俗,追求长生的愿望,又流露出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海波滉瀁三山日,鹤背飘萧万里风”,这是写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象,海涛汹涌,浪花翻腾;三座山峰之上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大雁在高空飞翔盘旋。这些景物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诗人在这里通过景物的描摹,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最后两句:“忽忆旧游如梦寐,诗成题寄紫芝翁。”“旧游”指的是诗人过去曾经游历过的名胜古迹,“梦寐”指的是梦中的游览,诗人在这里回忆自己的过去,仿佛一切都如在目前;“题”就是写的意思,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首《中秋有怀》诗寄给了友人紫芝翁,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明月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