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岧峣极目亭。
井屋鸡鸣穿晓雾,石潭龙影落秋暝。
风回江堑飞涛白,天入苏台远树青。
何处言公遗故宅?
画桥绿巷眼偏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

“极目亭”:是句中关键词。虞山,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南。东临大海,南接太湖,西望长江。山上有亭,名极目亭,相传为南朝宋时谢灵运所建。亭高数丈,可尽览江天胜景。此诗即以“极目亭”为中心。首联描写极目亭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颔联写极目亭周围景物;颈联写极目亭周围的自然风物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尾联写诗人对极目亭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故地的思念。

【答案】

极目亭

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岧峣极目亭。

井屋鸡鸣穿晓雾,石潭龙影落秋暝。

风回江堑飞涛白,天入苏台远树青。

何处言公遗故宅?

画桥绿巷眼偏醒。

赏析:

首句点明地点,“极目”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次句交代亭名。“岧峣”,形容高。极目亭位于虞山东麓的最高处,地势高峻,视野开阔。三、四两句具体描写极目亭周围景色。“井屋”“鸡鸣”、“龙影”、“秋暝”等字眼,把亭子四周的山光水色写得活灵活现,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五至八句进一步描写极目亭的四周景色,用“风回”“天入”两词,描绘出一幅风卷残云、天入云霄的画面,令人神往,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国山水的眷恋之情。尾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