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柱石耸云巅,撑住东南半壁天。
锦障化为虹气去,年年春裹百花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中景物特点,分析运用了哪种手法,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即可。
“锦石”二字为全篇定调,以“锦”,点出“石”之华丽;以“撑空”写“石”的高大;以“柱石”写“石”的挺拔,突出石头的高大壮观。“崚嶒”一词写出了山峰峥嵘陡峭的特点,与“耸云巅”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山峰高耸入云、峻峭险拔的画面。“撑住东南半壁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石的高大雄伟。“锦障化为虹气去”,化用了“锦障花团簇拥”的典故,形容山石犹如彩虹般美丽绚烂。“年年春裹百花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石比作春天里的花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美丽。
【答案】
示例:
“锦石”二字为全篇定调,以“锦”,点出“石”之华丽;以“撑空”写“石”的高大;以“柱石”写“石”的挺拔,突出石头的高大壮观。“崚嶒”一词写出了山峰峥嵘陡峭的特点,与“耸云巅”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山峰高耸入云、峻峭险拔的画面。“撑住东南半壁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石的高大雄伟。“锦障化为虹气去”,化用了“锦障花团簇拥”的典故,形容山石犹如彩虹般美丽绚烂。“年年春裹百花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石比作春天里的花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美丽。
赏析:
此诗开篇即用“锦石”二字点明主题,既突出了石头的华丽之美,又暗示着石头的巨大与壮观。接着,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石比作撑天的柱子,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展现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同时,“撑住东南半壁天”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高大与雄伟。
诗人通过“锦障化为虹气去”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山石比作美丽的彩虹,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彩虹从山间飘过。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诗人以“年年春裹百花鲜”一句结束全诗,通过对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的描写,衬托出山石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这句话还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石的高大与雄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